第212章 凤雏庞统(第2/3页)兴汉使命

时辰,才把纸鸢修补完毕。

    随后庞统把纸鸢放在小女孩的身边,然后悄悄的躲在一边,观察小女孩的动静。

    待到小女孩无恙之后,才开始琢磨起自己的行为来。

    哥修的不是纸鸢,而是心性。

    庞统终于有一丝觉悟。

    第二天,庞统依旧路过那条街,再一次见到了小女孩。

    这一次小女孩可没有哭,而是等待着庞统上前帮忙。

    庞统照旧取下了纸鸢,依旧一丝不苟的修补好之后,才交给了小女孩。

    这一次的庞统,换回了小女孩的一个微笑。

    庞统终于明白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脸,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

    庞统开始反思之后,主动对着铜镜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庞统又想起了黄月英,那个坚持和他做朋友的女孩。

    自信才是硬道理!

    两人同样是阿丑,却又没有同病相怜。

    至少黄月英总是能鼓捣出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东西。

    小朋友们都愿意围着她转悠。

    特别是诸葛亮,更是崇拜黄月英,每天小姐姐,小姐姐的叫着。

    两人之间那感情与日俱增得令庞统羡慕嫉妒恨哪?

    然而黄月英只当庞统是朋友,对诸葛亮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愫。

    庞统想到这里,终于自嘲的笑了笑黄月英是不讨厌他这个人,不是喜欢他这个人。

    第三天,还是那段路,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了一遍。

    庞统依旧爬树拿纸鸢,然后细心的修补。

    这一回的成果是小女孩让庞统低下了头,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

    这就是庞统的努力获得的回报。

    庞统心想,侯爷让我正视自己的容貌,用功勋征服别人,果然是有效果的。

    真心诚意的帮助别人,收获的就是别人的善意。

    假模假样的替别人出谋划策,到最后都分不清是真心还是假意。

    这样一来别人又怎么可能用真心来回报呢?

    定陶城,定陶军团指挥部。

    贾诩问:“侯爷,你这样暗中让小珍出马帮助庞统,他会领情吗?”

    刘正说:“庞统是一个人才,只是走错了路而已。”

    兵者,诡道也!

    兵者,国之大事也!

    用兵之道,以奇胜,以正合!

    不管怎么说,用计献谋,最终还得以正道为主。

    庞统偏爱奇计,却放弃了正道,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夜路走多了,到底是人是鬼都分不清楚了呢?

    郭嘉说:“文和,剑走偏锋可以偶而为之。”

    堂堂正正才是大略的根本。

    庞统专司奇计而放弃了正道,要是他改不过来,就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性格决定命运,庞统要是不意识到这一点,只怕是会蹉跎一生了。

    第五天,庞统来找刘正。

    庞统说:“侯爷,我明白了。”

    刘正问:“士元,你真的想明白了吗?”

    庞统点了点头,刘正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杨修拿过一份任命书。

    庞统委屈极了。

    庞统不能理解为什么兴汉侯刘正,会让他做一个俸禄六百石的定陶令呢?

    区区一介小吏,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然而已经接下了任命书,反悔是不可能反悔的了。

    庞统只得含泪出仕,拿着任命书去定陶县衙上任去了。

    庞统来到定陶县衙之后,见了同僚,完成了交接。

    同僚看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悦,于是问庞统:“足下远来不易呀?”

    庞统回答说:“侯爷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如今受了定陶令,当为兴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同僚说:“定陶城前几日发生了不少大事,如今才稍稍安定了下来。”

    兴汉军的大小官员们,应当勤奋任事,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了闲职,然后自我放纵,坏了兴汉军的规矩。

    庞统点了点头,于是就接过了定陶令的大印。

    然而庞统自认为屈才,不理正事,终日饮酒为乐。

    如此过了十数日。

    兴汉军监察部门见县中事务一团糟,邻里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就向定陶城的城守太史慈报备。

    太史慈忙来找刘正。

    太史慈说:“侯爷,那庞统也太不是东西了吧?”

    要是他没有能力,处理不好定陶城中的事务,还可以加以培训,提升治政水平。

    然而他故意不理事,放任定陶城中的恶事发生,这又算怎么一回事呢?

    刘正说:“子义,百姓问题无小事,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刘正带着太史慈和郭嘉,朝着定陶县衙走去。

    定陶县吏员全部都出门相迎,唯独不见县令庞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