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2/3页)兴汉使命

操军的战船第一时间就被大火包围了。

    一万多名曹操军,见势不妙立即跳水自救。

    然而河水却被大火烧得滚烫无比。

    人落入水中,扑腾几下就没了。

    吴风眼尖,见不远之处有一艘小船,于是就问贾诩:“贾司马,咱们追吗?”

    贾诩说:“曹洪逃回去也好,毕竟侯爷与魏武侯,终究是同门。”

    吴风听出了言外之意,菏泽之战,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震慑曹操军。

    至于曹洪的性命,倒也无关紧要。

    大火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贾诩看着变了颜色的古济水,心中的想法谁也猜不透。

    杀人却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为了兴汉军治下的百姓,做一个毒士又何妨呢?

    吴风收拢曹操军的遗骸,在菏泽南岸的一片山坡上挖了个大坑,全部葬在了一起。

    贾诩亲自题了一块碑:

    菏泽战役牺牲者之墓!

    贾诩亲自主持了祭祀,并且宣读了祭文:

    你们都是为了兴汉使命而牺牲的。

    你们的死将会被世人永远铭记于心!

    无论是痛骂,还是赞美!

    都无法掩盖你们的事迹。

    青山自是埋骨地,兴汉使命永不休。

    你们用生命催人奋进,活着的人将永远的走在兴汉的道路上。

    安息吧,对手!

    努力吧,兴汉军!

    贾诩回军定陶,开始了正式经营南境。

    刘正才刚渡过黄河,进入渤海郡,就收到了太史慈的战报。

    当刘正看完战报之后,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庞统问:“侯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刘正说:“士元,文和又放了一把火,曹洪带领的两万曹操军,没了!”

    庞统沉默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两把火烧掉了曹操军三分之一的家庭。

    庞统问:“侯爷这样放飞贾司马值得吗?”

    刘正没有回答,毕竟快过年了,贾诩这是存了心不让曹操好过呀!

    然而曹操军三番五次的挑衅,兴汉军为了和平,只能下狠手了。

    刘正只不过是稍微的感慨了一番。

    追随魏武侯曹操的人,有了这两次教训,应该会收敛一些了吧!

    特别是戏志才,总以为刘正是妇人之仁,总想着从兴汉军身上占便宜。

    这回有了刻骨铭心的教训,总应该学乖了吧?

    贾诩委屈了十余年,攻势更加的锐利了。

    十年磨一剑,一朝出鞘之后,果然搅动了天下风云。

    这毒士之名,从此在神谋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天下诸侯一定会重新认识一下兴汉军行军司马贾诩字文和,也是神谋之一。

    庞统说:“侯爷,贾司马也开始发狠了,曹操军只怕有难了。”

    刘正说:“士元,文和的能力超群,以前只是没有想明白而已。”

    庞统很奇怪难道是侯爷的某些举动,打动贾司马吗?

    兴汉军的强大,最关键是上下一心。

    贾诩心甘情愿的蛰伏十余年,就是为了成全郭嘉。

    如今郭嘉学有所成,两人才正式开始竞争了。

    庞统心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资格与鬼才郭嘉和毒士贾诩竞争一回呢?

    庞统年轻,郭嘉也不老,这场起步不同的长跑,到底谁会笑到最后呢?

    庞统问:“侯爷,接下来我干什么呢?”

    刘正说:“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在思想上与兴汉军接轨,去兴汉军校学习一段时间吧!”

    汉室名将朱隽,正在兴汉军校讲学,对你应该有所启发的。

    庞统听了之后,再次拿出纪效新纲,认真的品读了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陈到策马跑了过来。

    陈到问:“侯爷,即将进入幽州大道了,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驿馆,大军是不是要扎营呢?”

    刘正说:“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吧!”

    眼看就要到家了,再拖延一天多不好呀。

    陈到领了将令,忙出去问话了。

    一刻钟之后,陈到回报:

    红衣卫上下,一致要求连夜赶路。

    只不过陈到在回话的时候,面色犹豫。

    刘正问:“叔至,有什么问题吗?”

    陈到回答说:“侯爷,这与纪效新纲的行军要求背道而驰呀!”

    连夜行军,会发生许多不可预料的变故。

    这又不属于紧急情况,要是坏了规矩,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此类事件频繁发生的话,很有可能会扰民,甚至是引起百姓的慌乱。

    防微杜渐必须要时时刻刻牢记在心才行呀。

    庞统说:“侯爷,军令如山!”

    陈到也说:“侯爷,法不可破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