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刘正开元(第2/3页)兴汉使命

掌控天子,谁就要倒大霉了。

    献帝和文武百官,会活生生的把忠臣折腾成奸臣。

    袁绍极不情愿跳火坑,然而却无路可退。

    兴汉元年一月,献帝重新回到了洛阳城的皇宫之中。

    兴汉元年二月初二,献帝带着文武百官先登坛祭天,再告祭太庙。

    文武百官重新占据洛阳城的朝堂。

    兴汉元年二月十五,献帝东归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隆重的召开了。

    献帝吸取了长安城的教训,似乎有意识的打压袁绍军。

    献帝诏命:

    国丈伏完为大司农,掌管钱粮开支,至于钱粮从哪里来,找袁绍要。

    国戚董承为骠骑将军,兵马来源也交给袁绍来提供。

    杨奉为车骑将军,自行招募兵马。

    左灵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朝中大小事务。

    胡车儿为羽林中郎将,负责皇宫戍卫。

    蒋义渠为司隶校尉,负责保卫洛阳城。

    袁绍为大将军,任县王,田丰为国相。

    这样一来,洛阳城的兵权一分为三。

    其中骠骑将军董承和车骑将军杨奉,麾下以西凉铁骑为底子,算作一股势力。

    他们拥兵三万,献帝计划弄出二十万直属部队。

    蒋义渠本来是袁绍军中的一员,如今得了献帝的器重,摇身一变,就成了洛阳城中的新贵。

    蒋义渠本部两万,献帝又给出了五万的编制,直接恢复到当年洛阳北军的水平。

    由于头顶上有两个主子,算是一股骑墙的新兴势力。

    袁绍军的主力大军二十五万。

    并州屯兵十万。

    剩下的分驻洛阳城周边的大关隘。

    偃师屯兵万,作为袁绍的直属部队。

    献帝的存在,直接把袁绍军搞得四分五裂。

    蒋义渠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了。

    左灵执掌朝政之后,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迫使许攸交出了大部分财政大权。

    许攸据理力争,总算是保全了任县王的独立开府权。

    左灵见许攸退步,于是就见好就收,硬生生的把洛阳城中的财政体系,折腾成了两个系统。

    有了钱之后,左灵的动作就大了起来。

    他先是把有限的钱粮,优先的满足了文武百官的胃口。

    剩下的那一小部分,才交给董承和杨奉养兵。

    至于蒋义渠的洛阳城守军的供给,左灵直接让任县王府提供。

    由于蒋义渠的军队已经从任县王府剥离了出来,直接导致了后勤保障上的变故。

    蒋义渠向任县王袁绍求饷,袁绍碍于情面和出于大局考虑,同意了拨付粮草。

    然而许攸在直接向蒋义渠部提供后勤保障的时候,又遭遇了尚书令左灵的诘难。

    毕竟洛阳城守军是朝廷的直属部队,要是由任县王府直接提供后勤保障。

    那些关于任县王袁绍图谋不轨的诛心之言,恐怕就会谣言满天飞了。

    许攸无奈,只得把蒋义渠部的补给交给了大司农伏完。

    钱到了伏完的手里,还能要得出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文武百官们照例侵吞了九成,剩下的一成留给了董承和杨奉。

    至于蒋义渠部,饿死了也活该。

    整整三个月,蒋义渠部没有收到任何的粮饷。

    蒋义渠再去找袁绍的时候,却遭到了许攸的拒绝。

    任县王府已经当了一回冤大头,文武百官还想要故伎重施,真当许攸是傻瓜吗?

    蒋义渠没有争取到粮饷,麾下闹了起来。

    董承直接带领五千骠骑军,对闹事的三千洛阳城守军进行了s。

    蒋义渠这才知道,原来站错了队,是要死人的。

    忍无可忍的蒋义渠,直接带兵杀进了尚书令左灵的府邸。

    左灵满门千余口人,无一幸免。

    其实在蒋义渠杀到的时候,左灵就派人向董承和杨奉求援。

    然而杨奉恨左灵成为尚书令之后,车骑军的粮饷遭遇了极其严重的克扣。

    车骑军当然不会去救一个贪官污吏。

    至于董承的骠骑军才刚刚s过三千洛阳城守军。

    如今蒋义渠率部发难,董承见尚书令左灵吸引了洛阳城守军的火力。

    当然也不愿意出面干涉,以免引火烧身。

    就这样,左灵成功的替文武百官们获得了重新崛起的财力。

    如今却被文武百官们装聋作哑的抛弃了。

    蒋义渠带兵查抄了尚书令左灵的府邸,获得了大量的粮饷,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洛阳城是没有办法呆了,走投无路的蒋义渠去找田丰求计。

    田丰在得到了袁绍的许可之后,让蒋义渠带兵北上并州五原郡,替汉室戍边。

    至于献帝敢不敢派人追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