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白马雄风(第3/3页)兴汉使命

也承受不起的。

    就像二十年前汉军出长城,虽然惨败而归,大军十不存一但是却一战耗光了鲜卑人的底蕴。

    鲜卑铁骑根本就没有办法把胜利转化为战果,更不敢在当时大举南侵。

    要不是燕王刘虞耗尽了幽州的府库,鲜卑铁骑至今无力南顾。

    轲比能挑衅兴汉军,实在是打错了算盘。

    没有箭支的补充,鲜卑人的战斗力降低了九成。

    赵云说:“参谋长所言极是。”

    怪不得鲜卑人打败了就想投降,原来是想借着汉室的资源积蓄力量呢?

    刘正说:“子龙,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驱逐乌桓人的原因。”

    王师善待俘虏,却忘记了所谓的归顺,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兴汉军与乌桓人争斗了十几年,始终都没有办法消耗光乌桓人的底蕴,这可是血腥的教训呀!

    汉人的能工巧匠们,给了乌桓**害汉人的底气。

    更可气的是燕王刘虞,汉人几百年来积存的御边物资,居然让他分给了乌桓人和鲜卑人。

    汉人给鲜卑人提供了战争物资,让鲜卑人有了底气,接二连三的祸害汉土。

    如今的兴汉军,再也不能做冤大头了。

    鲜卑人没有能力造弩,拿着咱们的弩矢也没有用。

    这就是我选择以弩代替弓箭的真正原因。

    这也是幽州将军黄忠的神弓军沦落为二流部队的主要原因。

    让鲜卑人以战养战的理念成为空想,兴汉军就胜利了。

    赵云说:“王爷,我明白了!”

    白马军当初的建军思想就是弩n混合兵种,原来真正的根源是为了打破鲜卑人以战养战的传统。

    兴汉军的弩矢,鲜卑铁骑根本就没有办法使用。

    这样一来,就迫使鲜卑人发展军需后勤。

    至少得学会生产箭支,还得形成规模。

    数十万规模的鲜卑铁骑,需要消耗的箭支数量,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随着燕王刘虞的衰败,鲜卑人再也无法靠燕国的支援,来维持战斗消耗了。

    鲜卑人自产箭支补充战斗消耗的想法,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赵云算是想明白了,刘正这一招叫釜底抽薪。

    鲜卑人想要跟兴汉军以战养战,这是在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