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隐族九姓(第2/3页)兴汉使命

    志才,你说七郎会如何处置郭永呢?

    戏志才见曹操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不禁觉得有些奇怪。

    戏志才说:“主公,兴汉王这一手,隐世的世家可就藏不住了。”

    本来世家是想稍微牵制一下兴汉国,为即将到来的大争之世造势,没有想到却捅了马蜂窝,还得搭上一个优秀的代言人。

    不知道是哪个隐世的世家出的手,没有想到却牵动了兴汉王敏感的神经。

    那个所谓的月先生,只怕是无所遁形了。

    据说上古流传十姓,内九姓和外九姓。

    外九姓分别是:刘、张、王、马、赵、陈、袁、孙、孔。

    其中刘为皇族,在外九姓中势力最大,即便是诸侯王中,也是以刘姓为尊。

    张家则是三教九流,无孔不入。

    天下张可不是一句虚话,大汉十三州,哪里都有张氏望族。

    王家内外兼修,在并州打下了万世不易的好名声。

    马家也是起起落落,核心思想得到了传承,总能找准定位,与时俱进。

    如今又跟上了乱世的节奏。

    赵家以武立世,从封神之战时期就传承下来的根基,依旧占据了天下人心。

    乱世赵出头,武力保护汉室百姓,才是赵家人的根本所在。

    至于陈家,算是掌握了世家的脉搏,文武兼备,纵横天下。

    至于后面三家,吃祖宗饭,牵强附会而已。

    袁家四世三公,算是典型的爆发户。

    孙家以武功闻名于世,这才底定了相应的地位。

    至于孔家,完全是啃老的典型。

    这外九姓,真正根深蒂固的,不过是刘、陈、sn,是上三家。

    中三家为孔、孙、张。

    下三家为赵、王、袁。

    赵家依附刘家而生存,王家名声不显,底蕴不够。

    至于袁家,行事过于张扬,极度透支了四世三公的人脉资源,最终会被天下人抛弃的。

    至于内九姓的九大隐世家族,具体的人口情况不详。

    曹操说:“志才,其实我最想知道的,还是内九姓。”

    听说内九姓之间也是腥风血雨,每次天下大乱,都是内九姓更新换代的关键时刻。

    每一家都具有主宰天下风云的绝对力量。

    戏志才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内九姓出世只是时间问题。”

    听说大草原上的鲜卑人,自称里神农大帝的后裔,这样的说法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内九姓在下一盘大棋。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概推测出内九姓的势力分布了。

    首先,内九姓肯定是守护汉室疆土的存在,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刻力挽狂澜。

    其次,九姓的特点是功成身退,至于如何退,还真是知之甚少。

    只不过按照我的推测,内九姓至少包括轩辕,东方,西门,南宫。

    四姓分守四方,巩固汉室江山。

    同时还有五姓为辅,李、周、霍、吕、公孙分别为四姓的代言人。

    吕布投效兴汉王,应该是隐族轩辕家的意思。

    霍家这一代会由谁出世,还很难说。

    东方家族才是真正的大手笔,直接推出了嫡庶两位公孙家的子弟。

    至于南宫,一直在长江以南猫着,周家作为明面上的力量,倒也让南方无大乱。

    西门远在西域,却把李家放在了凉州,这也是一种守护天下的态度。

    按照这样的结果分析,这次出手的人,应该是东方家的子弟。

    只是“东方月”这个名字,未免太女性化了。

    曹操问:“志才,你说东方家要是派出女弟子,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轩辕家和东方家,准备联合辅佐兴汉国吗?”

    戏志才说:“关于内九姓的情报,咱们掌握的东西有限。”

    只知道到了关键时刻,或者是玩崩溃了之后,内九姓才会派弟子出世收拾残局。

    好像内九姓有一个规矩,每次只出一个人,就能立下不朽的功勋。

    秦朝蒙恬,直接在北境发力,打出了二十年的北境太平。

    前汉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名垂千古。

    如今鲜卑人猖獗,应该东方家和轩辕家想要争夺旷世大功了。

    然而东方家养了几十年的昌黎郡,却被兴汉王给摘了桃子。

    作为老牌的隐世家族,怎么可能忍气吞声呢?

    所以说嘛,东方家族是一定要给兴汉王一个教训的。

    只是可惜东方家的弟子年轻气盛,居然直接引爆了兴汉王的怒气。

    看来东方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幽州动荡,东方家居然不能掌控局势。

    否则的话,怎么可能让兴汉王压着公孙家,根本就不用打。

    曹操说:“看来还得感谢七郎,否则咱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见识到隐族九姓子弟的风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