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1/2页)兴汉使命

    曹操一行人夜行晓宿,终于在天亮之后抵达了西寨东北十里远的地方。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片特别安静的小树林。小树林的旁边还有一处泉眼,最适合安营扎寨了。

    曹操的心情似乎很好,他居然仰天大笑,信口开河的说:“都说杨德祖揣摩人心举世无匹,我看也是浪得虚名嘛!”

    张麻问:“主公,咱们偷袭乌巢的计划完败,您怎么会有这样的怪论呢?”

    曹操不屑一顾的说:“要是本王用兵,只需要在前面的寨子里安排一支人马。眼前的这些人,谁也别想逃出生天。”

    张麻不敢接话了,万一曹操真的成了乌鸦嘴,那他们就得面临巨大的痛苦了。

    虎卫军中一直都流传着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当魏王曹操大笑的时候,大家都要做好战斗的准备。这样无厘头的说辞,却被虎卫军将士奉若最高准则。

    李树也不知道这样的传言有没有道理,反正准备好拼命的手段就对了。这是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经验教训。

    只有那些有着切身体会的虎卫军老兵,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

    张麻不敢扫曹操的兴,只不过他依旧对李树使出了一个隐秘的戒备指令。

    前方就是入山之前的最后一个村寨了,虽然暂时的很安静,但是谁也说不准未来的事情。这让虎卫军一行人的心中充满了不祥之兆。

    他们一路上遇到了无数的重兵堵截,都有惊无险的闯过了。只要顺利的通过西寨,剩下的敌人就只有大自然的深山老林了。

    张麻和李树对于进入深山老林并没有什么排斥的感觉。反正人定胜天嘛!作为曹魏最精锐的力量,与天斗那是其乐无穷。

    只是魏王曹操这么突如其来的一笑,反倒是让张麻的心里没有底了。虎卫军的人都知道魏王曹操的笑有大恐怖。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也是源自于虎卫军口口相传的那种理念。老兵总是爱欺负新兵,只不过事后又会讲述一番军中生存的硬道理。

    张麻曾经听虎卫军中的一位老兵讲过一个故事。那位老兵拍着他的肩膀说:“小麻子,到了咱们虎卫军,就可以说得上是天不怕,地不怕了。”

    张麻说:“老哥,您这话不对。这人都得有敬畏之心。否则就要大祸临头了。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很重要。骄兵必败,特性鲜明的兵种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那位老兵看张麻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于是就说:“小麻子,你能有这样的觉悟,在虎卫军的前途是光明的。”

    那位老兵告诉张麻普通情况下是不用在意的。唯独有一点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魏王曹操发笑的时候,就意味着危险的来临。所有的人都必须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一个疏忽大意,就会导致更多的人送命。

    张麻不解,忙问道:“老哥,您说这话有什么依据吗?”

    那位老兵望着明亮的天空,幽幽的回答说:“去年寒食节的时候,我拔了一天的草。”

    老兵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凡是不信邪的人,坟头上都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了。这是血的教训谁记住了这个道理,谁就可以活谁忘记这个道理,谁就得死!

    曹操的笑声在西寨前的小树林中荡漾开来,显得格外的突兀。那些原本在睡回笼觉的山鸦,却只是遗憾的离开了温暖的鸟窝。

    只留下了数不清的回音震荡着虎卫军将士的耳朵。张麻听着那刺耳的鸟声,心情就更加的低落了。毕竟老兵的话影响到他了,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刻,魏王曹操的笑让人觉得不塌实。

    李树倒是习惯了有张麻罩着,这些天倒是吃嘛嘛香,一觉睡到大天黑。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小日子倒也有滋有味儿。

    张麻作为虎卫军的队长,被曹操惊天动地的一笑,给弄成了惊弓之鸟。他原本想建议曹操进入西寨之后再宿营。话才到嘴边又被吞回去了。

    张麻安排好虎卫军将士的警戒之后,就到李树旁边的空位上躺下了。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两个人都没有什么睡意。

    李树翻了个身,一下子坐了起来,望着愁眉不展的张麻,忍不住的问了一句:“张哥,你在担心什么呢?”

    张麻说:“前面就是西寨了,按理来说这个时间点,会有山民出山赶集。现在却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吧?”

    李树再一次翻了个身,有些抱怨张麻破坏了白天睡觉的气氛。只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还是没有按捺住自己那颗卦的心。

    李树问张麻:“张哥,西寨弹丸之地,有必要这样大惊小怪吗?”

    张麻叹了一口气,认真的回答说:“小树,小心驶得万年船!”

    张麻指着西寨的位置,认真的分析了一番西寨卡住了虎卫军进山的必经之路。那里的地形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虎卫军的人数太少了,根本就消耗不起。再加上魏王曹操等身份尊贵的存在,更是束缚住了张麻等人的手脚。

    张麻等人先要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