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借寿成功(第2/2页)兴汉使命

  诸葛亮故伎重施,打算用自贬的方式抹掉前锋大军血战渭水河滩的功劳。文聘替麾下求赏无果,对蜀汉倍感失望。

    诸葛亮劝文聘自请削爵以安将士之心,文聘痛恨蜀汉的无情,封金挂印退隐山林。

    战场上风云变幻,即便是一场大败,也有无数立功之人。倘若有功不得赏,谁还会拼命。文聘指挥大军在渭水河滩殊死大战,五万前锋大军,仅有三万回程。司马懿十万大军强攻,蜀汉前锋有多少立功将士可想而知?

    诸葛亮一个自请处分,就相当于抹杀了前锋将士的所有功劳。这样的事情换了谁也不会服气。文聘一走,阳平关就由王平独自支撑。

    兴汉军上庸驻军强势进入汉中南郑,典满率部前往阳平关。

    文聘旧部不愿追随王平,马谡的事情,是荆州派永远的痛。

    王平退守剑阁。

    消息传到成都之后,蜀帝刘备痛心疾首的质问道:“孔明,朕的好丞相。自请处分不能当饭吃,可惜镇北将军麾下的五万儿郎。战死两万抚恤金不足,生还将士有功却不得赏。这就是你的北伐大计?”

    “陛下,臣错了!”诸葛亮请罪说。

    “孔明,不要怪朕!”蜀帝刘备说道:“战争需要成本,你在雍凉折腾了好几年。把阳平关弄得天怒人怨底蕴全无。兴汉军轻轻的一捅,咱们就失去了汉中。”

    诸葛亮无法回答了。他能怪文聘挂印封金的不忠,还是血战余生的前锋军将士不义呢?六出祁山耗费钱粮无数,第一次自贬求全的策略有效,可是渭水河滩血战之后的不功不赏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陛下,臣懂了!”诸葛亮大声的说道:“战争要是不赚钱,不如回家过大年!”

    “孔明,你要记住:将士们朝不保夕,也不会太在意长远的利益。有功赏,有罪罚,都需要立即生效才行!”蜀帝刘备说道。他总算是明白了——大义不能当饭吃。百姓的大义就是吃饱穿暖。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谁就拥有大义!

    天下战事,均围绕吃饭穿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