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谋士鲁淑(第2/2页)兴汉使命

制二十五个人,同一时间与对手交锋的只有五个人。

    到了一个队一百二十五人级别的战斗,那就需要配置攻防什和预备队什。鲁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支队伍兵力下降三成就会失去战斗力?

    假设一个战场投入一百个战斗单位,以兴汉军的编制,算是屯级规模的战斗。兴汉军屯级规模的战斗,需要留下一个队作为预备队。剩下的五百人,按照战斗单位伍的编制,负责主攻的只有一百人,负责左右护卫的两百人,剩下的两百人尾随策应。

    按照战场的概率计算,最容易受伤的人是主攻手,接下来就是左右防护,最后才是负责策应的人。

    一个屯损失三成,那就意味着主攻手严重的缺失。再加上伤亡转运消耗的兵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手了。

    这就是为什么魏军前锋司马攸损失了两千人马之后,司马亮无法再战的根本原因。战争随着真正的规模扩大,需要耗费三分之二的兵力投入各种保障。

    鲁淑很反感大规模战斗,投入一个督的人马守街亭,真正有机会参加战斗的只有两个都四千人。六万二千编制,可以获取最高档次军功的不到十五分之一。这样的大规模战役,其实就是吃力不讨好。

    然而军的编制讲究分工合作,很多配属兵种必不可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军功档次分配不均。名将和庸将的唯一区别,在于解决军队内部矛盾的效率。

    兴汉军的军功核算标准自伍起就有相应的核算标准。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同一个伍的人,拿到军功赏赐的份额也会各不相同。

    军队内部激励机制的存在,让大军上下都奋勇争先。拿到出战名额的将领,其麾下就能吃香的喝辣的;至于那些屡次三番落后于人的将领,其麾下喝汤都赶不上。

    名将的存在会让大家觉得热血沸腾,庸将的任人唯亲只会破坏军队的团结。嫡系与旁系之间的矛盾才是最大的问题。

    街亭守军的军功核算,鲁淑很是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