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代管法案(第2/2页)兴汉使命

争的特点。

    精锐兵种对后勤保障的依赖,绝对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越是精锐的后种,持续作战能力就会越差。

    “奉孝,蜀地多山。战斗的方式将会是小规模短途促击。至于长途奔袭,迂回作战,在蜀地根本就行不通。你需要拿出更好的计划!”刘正说道。

    “庄主,攻蜀容易控蜀难!”郭嘉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后勤保障进出益州都是问题。山路十弯,处处有豪杰。”

    刘正对于益州当前的形势很不看好,兴汉军怎么进入益州,才能顺利的打开局面。

    郭嘉取出了益州情报站的汇总消息,得出了益州无法发生大规模战斗的结论。

    一个人守一座山头战斗模式,注定了战役的规模有限。

    益州的地形条件独特,真正的交锋往往只在数百人之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刘正决定抽调全军精锐,组成一支编制为一个屯的突击力量。

    拿下长安城之后,兴汉军的战略重心由攻转守。

    特别是换装之后,兴汉军的单兵建设成本上升了一倍。

    突击力量精英化,是兴汉军降低战争成本的唯一办法。争取零伤亡的经典战役,更是成了刘正需要完成的目标。

    刘正决定编制的新型精锐突击力量,将会集聚兴汉军西京将军府的精锐力量。

    这是一支具有实验性质的突击力量,将会承担全军最重要的破袭任务。

    刘正把这种全新的攻防模式称做精攻普守。

    精锐突击力量抢占战略位置,破坏敌方指挥系统。完成占领之后就由普通部队接手驻防。

    “奉孝,咱们得改变传统的战争模式了。”刘正说道:“新型战争,唱主角的队伍只能是精锐力量。占领与巩固,分工暨合作。隐秘,迅捷,精准!”

    “庄主,这支部队由谁统帅,你想好了吗?”郭嘉问道。

    “就让文鸳全权负责吧!”刘正说道:“杨成和文虎,还有赵国威三人从旁协助。”

    郭嘉见刘正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所有的突击队员,都必须要有南山军校的受训经历。

    益州环境复杂,需要每一个突击队员,都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这样的战争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撑。

    刘正同意了郭嘉的意见,决定把选拔的权力放手给文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