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沙漠风暴(第2/2页)兴汉使命

怎么就不行了呢?

    文鸳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独孤衍请教。

    独孤衍也闹不明白,只得归咎于两种长绳的产地不同。

    刘正尝试着启动百科全书,总算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秦岭使用的材料,是扬州一带耐水耐潮的麻线编制而成。

    麻遇水则韧,是以拉纤的时候虽重逾千钧亦可承受。

    然而江南麻绳,进入死亡之海以后,由于失去了水分的滋养,韧性就会奇差。

    麻脱水则脆,聚而为长绳,也无法承受重量。除非入水浸泡,重新恢复韧性之后才可用。

    死亡之海水最贵,谁愿意拿饮水泡麻绳。

    胡杨口特制的长绳,是西北特有的胡杨皮编制而成。胡杨皮有一个特性,经过秘制变成长绳之后,越是干燥的环境,长绝的韧性也就越好。

    由于胡杨树的特殊生长环境要求,也只有胡杨口周边出产的秘制长绳,才能满足沙漠行走捆绑车马的拉扯要求。

    秦岭总算是明白了——橘生淮南而橘,生于淮北则枳。水土不同,直接导致了材料的天差地别。江南的麻绳,到了西北就不可用了。

    刘正并没有责难秦岭,大家都没有沙漠行走的经验。在紧急情况下有所纰漏也在所难免。

    文鸳让赵国威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让杨成负责记录死亡之海的各类参数,以便将来雄鹰突击队的沙漠生存训练。

    刘正望着散了架的马车,心中对晋国的未来充满了担忧。雄鹰突击队是晋军精锐中的精锐,秦岭更是南山军校最优秀的人才之一。竟然也会在危机时刻忘记章程,还引发了小规模的危机。

    晋国人口有两亿,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不折不扣的执行刘正的战略规划?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老实说出了秦岭的事情之后,刘正的心里反而没有底了。

    秦岭的忠心勿庸置疑,却也在危急关头抱有侥幸心理。阳奉阴违的结果就是造成损失。

    晋国人才济济,谁愿意放弃建功立业的价值呢?

    一旦有人为了超越刘正而不择手段,甚至是铤而走险,就会让百姓们承担冒险的后果。

    刘正不知道该如何约束世人的功业之心,只能尽可能的建立不可替代的个人威望。

    沙漠风暴的出现,让刘正察觉到了阳奉阴违的苗头,那些损失也算是有价值了。

    刘正只希望晋国之中,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少几个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