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马良的举荐(第1/2页)曹魏臣子

    区区一太守,就胆敢威胁屠了荆襄豪族,听起来有点类似笑话。

    但是马良信!

    一半源于曹老大遏制豪强的政令,另一方面是对这只世之狡狐的了解。

    当日被名士司马徽的提点后,他就动用了家里的关系,将陈恒这些年做的事情,都翻了个底朝天。

    像这种狡诈阴狠、从头到脚都满是心计,而又手握重兵的人,想灭了马家实在是太容易了。哪怕是马家投靠了曹老大,都不能避免。

    只要让几只疯狗盯着马家不放就行了。

    反正豪门世家,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陈恒只要心怀偏袒,时不时的咬下一块肉来,马家再大的家底都经不起折腾。

    除非举族迁出陈恒的治下。

    但是离开了乡里,马家还豪族吗?和被灭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呢,马良在说服了家里兄弟,又和向朗探讨了好几日后,终于隐姓埋名亲自来了南阳太守府求见。

    奉上的名刺,还是写着向家商队。

    就是在背后,加了四个字:眉已白兮。

    他是在一语双关。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个名号在荆州比不上卧龙凤雏,但也是人尽皆知。陈恒在南阳多年了,肯定也是知道的。

    另一方面,是引用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来表示马家放低姿态来妥协的意思。

    世家之人嘛,做事讲究遮遮掩掩的心照不宣。

    但是呢,陈恒故意晾了他一旬之日。

    借口巡视各地驻军,出门溜达去了。然后带着不少夏侯称手痒弄到的猎物,施施然的回府,让下人烤好了,才请马良来赴宴。

    一阵废话加上酒饱饭足后,陈恒挥手让人都下去,眯着眼睛笑吟吟的来了句,“季常之来,所为何事?”

    我来干嘛你不知道啊!

    马良心里愤愤,脸上却很恭敬,拱手而反问了一句,“将军何必明知故问耳?”

    “哈哈哈”

    一点尴尬之色都没有的陈恒,闻言便大笑。

    还离席过来亲自给马良满了酒盏,装得挺礼贤下士的,“季常之贤名,某闻之久矣。今日得见,甚为欣喜。”

    “良一介布衣,不敢当将军此言。”

    到底是贤才,马良不卑不亢就堵死了陈恒玩弄虚情假意的那一套,再度拱手直奔主题,“宜城马家只欲保全于乱世耳,不知将军何所求?”

    好嘛,他是忌惮着司马徽的评语,不想和有狡狐之称的人过多废话。怕一个不心,就被人下了套。

    无趣!

    翻了个白眼,陈恒心里嘀咕了声,回到自己坐席上,也不装了,“依某三事即可。”

    “请将军明示。”

    “其一,某兵锋必将犯刘景升,急需打探各地驻军将领之性情、优劣点等情报。嗯,某自有人打探,汝马家与向家在荆襄多年,提供掩护即可。”

    呼

    马良心里暗自松了口气。

    这个要求不过分,不过是提供掩护而已,并不是要当内应投敌,对两家的名声无碍。

    “可。”

    “其二,我军攻入襄阳郡之后,汝两家协助安定人心。嗯,还有将一半家底献出来,供军资。”

    “将军欺人太甚!”

    好嘛,陈恒刚说完,马良就愤然起身,一脸的怒意。

    看那架势,就要拱手作别了。

    也对!

    如果要将一半家底都献出去,那么他还来南阳干嘛?就算曹老大亲自来了荆州,他马家被打压,顶多也是损失这个数罢了!

    “哈,季常不愿听闻其三乎?”

    顿时,马良猛然惊醒。

    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后,脸上怒意消失不见,还躬身行礼,“是良鲁莽了,还请将军莫怪。”

    是的,他醒悟过来了。

    能被称之为狡狐的人,怎么可能想不到两全其美、利益兼顾的办法。

    “嗯,无碍。”

    果然,陈恒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入座后,“马氏五常,汝兄弟几人还是将家业分了吧。”

    “善。”

    马良微微颔,这点他早就想到了。

    从一个马家,变成五个马家,目标肯定就会变了。曹老大打压豪强,并不是赶尽杀绝,对一些威胁不大的世家还是很宽容的。

    “听闻汝家中兄弟幼常,才学亦不错。某若攻下襄阳郡,汝与他,还有向家的后辈子侄,都出仕了吧。”

    幼常,是马谡的字。陈恒还是记得这号人的。

    嗯?

    马良眉毛一挑,思索片刻后,便欣喜下拜,“马、向两家,多谢将军成全!”

    他是真的欣喜。

    曹老大治下地盘有数州,必须安排镇守的都督。而如今曹军镇守一方的人,除了夏侯氏、曹氏两个本家之外,也就陈恒一人!

    他日入主荆州,陈恒也肯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