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吐蕃来使(第2/2页)我竟然是李白
: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织染署、掌冶署、诸冶监、诸铸钱监、互市监等相关机构,捋顺并一一规范,已经是半年以后了。
这一日,朝堂之上正在议的是,关于吐蕃请与大唐重开边市,睦邻友好、开展互市交易之事。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期的吐蕃,可以说是大唐王朝的第一强敌无疑。
这一点,其实在李世民当政期间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他所推行的和亲政策,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吐蕃,是藏族在青藏高原周边建立的政权。
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
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了强大势力,继而逐渐走出了封闭的内6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
松赞干布在世时,虽然还无法撼动大唐的强势,但他所奠定下的强盛基础,已经为吐蕃国后来的强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成公主入藏后,大唐与土蕃之间,虽然确实实现了短暂的友好与和平。
但是,这仅仅只是表象。
本质上,这并不能阻碍吐蕃的野心扩张。
松赞干布在世时,吐蕃已经征服了孙波和羊同,这使得吐蕃完全有能力和唐朝争夺西域。
松赞干布死后,大相禄东赞掌权,他和唐朝之间没有什么女婿和亲家的身份阻碍,大唐与吐蕃的蜜月期随之宣告结束。
公元65年,松赞干布薨,其孙芒论芒赞赞普继位。
芒论芒赞年幼,大相禄东赞辅政,专掌国权,继承松赞干布的建国事业,推动吐蕃进入更强盛的时期。
随着吐蕃的进一步强大,接壤的两大帝国,大唐与吐蕃间的摩擦,那当然是在所难免。
诸如:争斗吐谷浑,大非川之战,兵临松州,凉州、瓜州边衅,小勃律之争等等。
继而,吐蕃与大唐进入了关系紧张期,原本的睦邻友好邦交断绝,两国的互市亦由此停滞。
时至今日,吐蕃又派使入唐,低姿态要求睦邻友好以及再开边市,故而,才有了此番之朝议。
既然是关于互市的话题,那当然绕不开鸿胪寺与少府监。
因为,鸿胪寺主掌与诸国外交之事,而少府监辖下的互市监,则正好执掌着与诸蕃国交易之事。
因此,李白与方掌监、王少监三人,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此事。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