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边贸总管(第2/2页)我竟然是李白
汉人获悉这一玄机之后,为了得到战马,也就严令禁止私茶出境。
游牧民族在自身短板的限制之下,不得不退而妥协。
正是从这个时代的后期开始,他们便同汉民族开始了以茶易马的官方贸易。
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便延续了下来,茶叶也一跃成为了一种,有效制约游牧民族的战略性资源。
李白这其实也可以算作是,顺势而为。
到了明朝,在我国西南、西北,等边境都设有关卡、买马场、卖茶场,专司以茶易马事务,也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茶引批验所等机构。
用以管理茶马交易,进而保证茶马互市的公平公正,及监督沿边少数民族只能与官府茶马司,从事以茶易马交易,严禁私贩。
在川陕、云贵、浙江、福建、中原等产茶之地设置有“茶课司”,专门负责从事茶的收购和运输组织工作。
在成都府设置都大提举茶马司,负责全盘以茶易马事务,和茶马的转运事宜,由于茶,具有战略性,因此衙门的品级很高。
都大提举茶马使,简称茶马政,等同于一省承宣布政使,属于从二品文臣。
呵呵,只不过明朝的这个从二品,充其量也就只相当于他这个唐朝的从四品。
或许在某种情形之下,还要逊色一分。
但是,能为此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衙门。
由此可见,茶马边贸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既然宋、明两朝已经有了完备的茶马制度,李白要做的,那就很简单了!
在章程之上修改,总比开创一种全新模式来的容易吧?
还真让李白事先料到了!
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胆大妄为敢阴奉阳违者,还真不缺!
李大总管这回,看来又得杀鸡儆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