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1/3页)重生之锦好

    丞相府中的一切,都已经有条不紊的准备好了。

    丞相府的门前,不时的有着马车停靠,车中不时的跳下一人,或是情意深厚些,携眷带子的,下车后,不时的和熟人头,招呼,然后递上手中的帖子进门,就会在一片热闹中,看到笑得脸儿开花的朱老相爷和朱三爷父子,心中即使做好了准备,也有些惊讶——那笑容实在是太真挚了,这般真挚的笑容出现在这两位狐狸身上,实在是让人意外啊。

    “老相爷,恭喜啊!”

    “三爷,恭喜,恭喜……”

    “哈哈……路大人来了,请进,快请进……”

    “赵大人来了,请进啊,今日家有喜事,大人多用两杯……”

    机灵的下人,笑的嘴儿开花,给各位大人引路,一路上不时的笑谈着今儿个的喜事,嘴里都着极为喜庆之话,将即将成为朱三爷嫡长女的锦好,夸成一朵花似的。

    不过等被下人引到筵席之时,含笑落座,见下人离去,众人嘴里的话就变了味了,窃窃私语。

    “你朱老相爷和朱三爷这又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想起认下和离之妇的女儿为嫡长女,居然还要祭祖写入族谱,也不怕将祖先气的从地下爬出来?再了,到底是莫家的女儿,就是认下了,还能脱了血脉之情?”

    “你不知道了吧?这位原先的莫家姐,听已经和莫家写了契书,已经恩断义绝了,成了无姓之女,若是认了朱姓,哪里还用记挂什么血脉之情?”

    “莫家怎么肯写下契书?听这位姐可是太后亲自赐婚于长公主之子,翰林大人的,又是一品博学,莫家那些人,虽没什么脑子,但是也不至于断了血脉之情吧?”

    “听实在这位姐自个儿决意要断的。你久不在京城走动,不知道内幕,这位姐和莫家极为淡漠,嫌隙不少,这次怕是冷了心了。”

    “那也不能决意断了血脉之情,到底身上流着莫家的血,怎么能做出如此无情之事?依我看,只怕是看着朱家富贵,想要靠上来。”

    “看来你真是久未回京,消息不灵通啊,你不知道这位姐,可是朱三爷,朱老相爷的眼珠子,前些日子,朱三爷受刺,身受重伤,可是却还是挺着身子,敲了景阳钟,是给长公主讨个公道,为先皇振威,可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朱三爷这是铁心给这位姐讨公道。”话之人,碰了另一人的胳膊:“你刚刚进门的时候,没瞧见老相爷和朱三爷那一张脸都笑的开花了,人家自家都不介意让个外人占了嫡长女的名头,咱们又瞎操什么心?话又回来了,老相爷行事,咱们又看清多少,而这位姐也的确不凡。”

    “得也是,老相爷和朱三爷自个儿愿意,咱们看着热闹就是。呵呵……,这位姐也的确是个不凡的,年纪,就封为一品博学,这在天朝史上还是第一人,也难怪老相爷和朱三爷看重,否则哪里会亲自出门迎人,笑得跟天上掉馅饼一样,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这番高兴,还真是少见。”

    “这倒是,已经多少年没见老相爷这般开心了,也难怪连皇后娘娘都使人送了贺礼来,就为了老相爷这般高兴,那也是要给足面子,听八皇子远在边城,都让人快马加鞭,送了贺礼来,可谓是给足了这位姐的面子。”

    “是啊,到底还不是怕咱们这些人轻视了今儿个这位祭祖的姐,实打实的给足了面子,就是不知道,这莫家知晓了,会是什么个态度?自家的女儿,弃了姓氏,倒是要认了人家的祖宗。”

    像这般的谈话,蔓延在宴会的各个角落,莫家的下人即使有耳目通灵的,听了一两句,也当作没听见一般。

    宁若秋拉了拉身边常欢的手,窃窃私语:“锦好果真是个有福的,瞧老相爷和朱三爷的样子,欢喜的很。”

    常欢头:“锦好的确有福,你都不知道,那日撞景阳钟时,朱三爷的样子,实在是吓人。”

    她着脸上就浮现了笑容:“有朱三爷疼她,也算是弥补了她父爱的缺乏。”

    到这里,脸上就浮现出厌恶的神色:“你都不知道那位莫家二老爷有多可恶,真想不出来,那么一个人,怎么就生出锦好这样的风光月霁的女儿?”

    宁若秋也听过些莫二老爷的事情,对这也一直疑惑,实在看不出来那般不堪的人,居然会有这样一位女儿:“那人不堪,是个没福气的,只怕现在不知道悔成什么模样?只要到了吉时,祭祖之后,锦好就是正经朱家姐了。”罢,又是一叹:“锦好有了这身份,日后进威远侯府也就更能站直腰杆了。起来,她的好日子也近了,我有心添妆,可是瞧着她那模样,却是不太愿意见我,倒是让我犹豫了许久,当初的确是我愧对了她的信任,也怨不得她心里对我生厌。”

    常欢听得她这话,脸上就浮现出愧疚之色:“起这事,都是我不好。当初是我求着你帮忙,原想着事后再好好赔罪就能过去,没想到让你们隔了心,坏了你们的交情。”

    “看你得,咱们自相交,性情相投,你出言相求,我自然要设法相助了。虽让锦好对我生了嫌隙,可是难不成我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不管。”宁若秋又是长叹一声:“手心手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