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4/5页)重生之锦好

侯爷走时,对锦好得话,觉得这阵子月老公公怕是忙的手软了,到处都在操心着男婚女嫁的大事,锦好这些日子,按照侯爷的吩咐,也正在物色未嫁的女子呢。”

    “这话怎么?”太后看起来颇有兴致的样子。

    锦好挺直身子,恭敬的回话:“回太后娘娘的话。您是知道侯爷的,心怀天下,悲天悯人,尤其关心边疆军士的生活。前些日子,侯爷和锦好去母亲那里,侯爷就拉着丁统领话,了解边疆的情况,二人闲谈之中,知晓边疆的军士大多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可是因为守在边疆,耽搁了亲事,自此不少军士还是孤身。侯爷觉得,圣人曾言,先成家后立业,军士未娶,对军心总是有碍,最好能帮着军士娶妻,让他们的家眷陪着守在边疆。一来,稳住了军心,也让军中少些麻烦,二来,让他们更是死心塌地的守着边疆,想想人同此心,若是真的再有不长眼的来进攻边疆,那些军士只要想到自个儿的妻儿还在城中,又如何肯退半步?是以,这些日子,锦好一直在张罗此事,寻着些待嫁的婢女,或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好配那些军士,只可惜……”

    她到这里,忽然要了摇头,语气有些无力,却非常的引人,勾起人的探知欲。

    “可惜什么?”太后不自觉的问了一句。

    锦好眼前一亮,继续有气无力的道:“只可惜那些未娶的军士人数众多,锦好就是费尽了心思,也是杯水车薪,如今可正头疼着呢,总觉得辜负了侯爷的所托,挺对不起那边疆守卫国门的军士们,这些英雄,舍命护卫国门,我却连帮他们找个妻子,让他们过上妻儿暖炕头的日子都不能,实在是没用啊!”

    这话倒不是她瞎编的,的确有这事,金翰林也的确过,若是可以帮着找些合适的人选送过去,不过着自愿的原则,还人贴一份嫁妆。

    当时,锦好也是着一片好心,夫唱妇随,谁知道做好事有好报,今儿个正好用上了。

    长公主看了锦好一眼,这心里倍感荣幸,你锦好这孩子怎么这么的惹人怜啊,就是这脑袋长的也让人看欢喜。

    “母后,这事情,我也听丁家兴过,那边疆久经战乱,男子存活困难,更别女儿家了,那些边疆的军士,大多是离乡背井去了边疆,这成亲之事自然耽搁下来,再了就是想成亲,也要找到媳妇人选啊。我最近也为这事情烦心呢。我了,愿意撕了身契,贴份嫁妆,可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去的是边疆,这心里就不乐意了,至今也没几个愿意。”

    这是事关国家的大事,太后放下自个儿的那事,关心的问道:“这事,皇上可知情?”

    长公主摇头,声音就有些低沉:“皇上为了军国大事已经操碎了心,我想了许久,这事情就没告诉皇上。”她看了太后一眼:“母后,我与皇上一母同胞,自就感情深厚,总想着为皇上分忧一二,若是此事,能不让皇上操心,还是咱们自个儿解决吧!”

    皇帝封了脉案之事,太后也知道,自然明白长公主为何不肯禀告皇上,要自个儿解决了。

    若曦虽然有时候挺让人恼的,可是在大事上,却从不糊涂。

    “若曦,难为你了。”太后感叹到,先前的剑拔弩张根就找不到影子了。

    母女哪有隔夜仇,更何况只是观念不同,太后也没存了坏心,长公主的当即应和道:“我身为天朝的长公主,这么多年来,尊享长公主的荣耀,能为天朝出力气,算什么为难的。”

    目光转向锦好,怜惜道:“起为难,倒是真的为难了这孩子,这些日子,为了这事,没少烦心,就是连丞相府的秋风都打过了,听老相爷都给惊动了。”

    锦好又笑了起来:“祖父亲自出面,帮我去京城的众位大人家里问了是否要放出去的丫头,到今儿个,零零总总有五百多人了,虽杯水车薪,但总算是侯爷回来的时候,也能有个交代了,不算特别辜负侯爷所托。”

    长公主听了连连头,直夸好孩子,太后虽然没有夸赞,不过却也笑了笑。

    锦好瞧着这水已经到了,下面就应该渠成了,猛的跪在太后的面前:“太后,锦好有一言敬上,还请太后明鉴,既然太后宫中有逾龄女子,何必将这些女子配给边疆的军士?”

    “放肆!”太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哀家倒是没看出来,你这浑身都长着心眼,居然算计到哀家的头上来了。”

    锦好正要开口,长公主一拍手,大声道:“母后,我觉得这主意再好不过了,您怎么训斥起锦好来了?”

    太后对着长公主,这底气就有些不足,却还是板着脸道:“这些女子都是哀家身边贴身伺候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的才女怎么能屈就一介军士,岂不是委屈了她们?”

    长公主不以为意的道:“母后就为了这个训斥锦好啊!您放心,不会委屈她们的,我听丁家兴,军中有不少青年的军官还未成亲,配给这些军官,自然就不算辱没她们了。不得,有福气的,回头自家的男子挣了功名,日后还能混个有品级的夫人做做,难不成,这不比给人做妾来的强?”

    长公主的一番话,利落的让太后也不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