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舰队简介一054A型护卫舰(第2/4页)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这种改良型54便被赋予54a的代号,西方称之为“江凯-ii级”(jiangkai-ii lass)。显然地,一开始54的设计工作与海红旗-16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为成套展开,只由于海红旗-16的发展时程跟不上舰体进度,为了避免对中国海军造舰/建军造成太大的空档,才先造了两艘装备现有海红旗-7的54来垫档,以提前验证舰体设计,作为后续舰设计改进的依据。
建造过程
与先前的54型护卫舰相同,广州黄埔造船厂与上海沪东造船厂继续以轮流交替的模式建造54a,舷号也是交错的。由于57、58这两个舷号已经分别被沪东、黄浦两厂在4年下水的两艘江卫级型(5h)导弹护卫舰占用,因此54a的舷号由59起跳。接续江凯-i级的顺序,沪东厂负责建造54a的第一( 舷号59)、第三号舰(舷号568),黄浦厂则建造第二(舷号5)、第四艘(舷号57),后续也以此类推。进度方面,黄浦厂承造的54a首舰(5)是最早开工的同级舰,于6年九月日率先下水,并于1月日正式命名为徐州号;
由沪东建造的54a二号舰(59)的开工在黄浦首舰之后,于6年1月1日下水(当天还有沪东建造的71型船坞登陆舰一号舰在同一个干坞一起下水),尔后命名为舟山号(原东海舰队有一艘江湖级(5h)--57舟山号,在6年1月日改名为沧州号)。由于这两个船厂都以干坞注水的方式让船只下水,没有传统船台下水时冲击力的顾虑,因此54a下水时的完成度都相当高,各项武器、电子天线都已经安装完毕。
舟山号于8年1月日率先举行命名仪式成军,徐州号则在8年1月7日服役,两舰都配署于东海舰队。在7年月18日,黄浦厂的第二艘54a下水,舷号为57,在7年1月左右正式命名为黄山号,随后在8年5月1日进入南海舰队服役;而沪东厂造的“舟山”舰为商船护航[5]第二艘54a则在同年5月日下水,8年6月日命名为巢湖号并加入南海舰队服役(11年7月日巢湖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而丧失为导弹护卫舰命名的资格,原管辖区域被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巢湖号也在1年月8日改名为衡阳号),至此第一批四艘54a数成军。
此后54a型护卫舰建造过程从未间断,
技术特
舰体设计
54a和前型54在大体设计上是一致的,但54a增加了不少新装备,所以满载排水量比54增加一些,达4吨左右。
舰体更改方面,54的侧面折角线系从舰首开始直到舰尾,因此从舰首、上层结构到直升机甲板上部都是内收,而第一批四艘54a的折角线则于以提高,因此整个船舷从舰首到舰尾都是外飘,直到舰桥部位才开始向内收缩,如此可能会部分地增加雷达截面积以及增加上部重量,但也加大了舰首与舰尾的可用甲板面积(故其最大舷宽略有增加),尤其是直升机甲板面积因而增宽,对于直升机起降较为有利。
从第五艘54a运城号(571)开始,舰首挡浪板部位改为折线向内收缩,似乎是为了降低雷达截面积与加强适航性,不过整体折线位置仍与前四艘54a相同。
垂发设计
在防空方面,54a最大的改良,就是以新的垂直发射装置打开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取代原54使用的海红旗-7型。54a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是中国在年代开发的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hq-16),解放军正式编号为h/ajk16。为了配合垂直发射器的安装,54a将54型原舰桥前方一块高起的平台(即安装hhq-7发射器的位置)取消,以扩**炮位的甲板面积。54a的垂直发射系统一改以往俄系的“转轮式”与“冷发射”特征,而使用与西方惯用的“每管一发”方格状设计以及“热发射”,而每个垂直发射系统模组八管(4) 的设计也与美国-41、法国slver等西方主要垂直发射系统相同。
红旗-16防空导弹具备很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一个火力发射单元可以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对其中4个进行攻击。而它可以攻击的目标种类众多,从高空飞行的飞机到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甚至是飞机投掷的精确制导武器,红旗-16防空导弹都能够有效对抗。在很大程度上,红旗-16防空导弹还能够对抗敌方空中力量发动的“野鼬鼠”防空压制攻击。
主炮设计
主炮方面,54a并未继续沿用5b/以及54的中国自制的h/pj-87式单管1舰炮,而改采以一门中国国产的pj6型单管76隐身舰炮,此炮堪称俄罗斯ak-17676舰炮的中国版。中国海军为了寻求一种新型中口径舰炮,以取代原有的旧式双联装57舰炮,早在1994年就决定自俄罗斯引进ak-176及所属rfs laska射控系统的技术(同时连带采购少量原装a-176炮,用于中国部分现役型舰艇的换装,例如“红箭”级导弹快艇的五号舰) ;在年由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即郑州71研究所)完成国产化作业,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