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两个选择(第2/3页)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万人,大明百万兵丁,只要只要肯出力,灭掉这么一股叛乱势力不费吹灰之力,事实也证明的如此,关宁军第一次入关,孔有德就溃不成军,那剩下的最后一条路就是渡海,可这需要船只,还必须是大船,这就用得着方凯手中的‘船只数十艘’了。

    孔有德是宿将,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从他几个月后战败乘船就可以看出他早有这个打算。

    当然,也不无可能会囚禁方凯,毕竟让自己逃命的本钱握在别人手里,这不会是这种人心甘情愿的,所以方凯最大的依仗,还是自己手中的本钱,他必须要让孔有德相信,如果自己短时间内不回到船上,那‘兵卒三千,船只数十艘’绝对会掉头就走,

    “去见孔有德。”方凯说道,又补了一句:“就你和我,别人都留在外面。”

    “方大哥,若是孔有德突然发难。”刘四为难的劝道,这里是孔有德地盘。

    “如果孔有德有心发难,就算带着所有人都没用。”,即使让船上的一千人全都下来,也不够孔有德一口吞的,所以带一个人和带二十个人一样。

    方凯一边解释,一边看向孔有德安营扎寨的营盘。

    刘四在辽东做过佟家的亲兵,而佟家世代是大明的将门,所以方凯想要见到孔有德并不难,仅仅在拜帖上写着辽东旧识就足够了。

    现下孔有德风光无限,连朝廷的总兵都被打死了,巡抚也成了阶下之囚,只是这一切都是假象,只要是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仅仅一个孔有德在大明的腹地里,再闹腾也蹦跶不了多久。

    恐怕孔有德自己都没想到仅仅粮草不足闹了点情绪,就搞得这般大,可他现在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四万乱军围着不大的莱州县城,的确称得上声势浩大,孔有德的中军大帐相比较离莱州城并不远,很有几分誓死攻城的意味,如果莱州城的明军出城野战,打到孔有德的大帐并不难,但莱州城里官兵不敢出城。

    “你从辽东来?”

    孔有德坐在最中间,周围分别坐着耿仲明,张觉,李九成,还有就是东江军老上司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

    孔有德自己发达了,也不忘把自己老上司的儿子也拖下水,毛承禄是毛文龙的儿子,毛文龙死在袁崇焕的手里,可那是朝廷下的旨,虽然事后朝廷加封毛承禄为参将,仇却不是说忘就忘,所以孔有德一封信,毛承禄就带着部下跟过来混。

    皮岛留给了毛文龙死后继任的东江镇总兵黄龙,毛承禄一走,势力早不如前,连袭扰后金军都快做不到,甚至一度将东江镇搬到了蓬莱,离登州并不远,双方势同水火,却也互相不搭理。

    方凯没说话,他让刘四递上了一封信,这封信是途中经过一个说书先生的润色,为此还多花了五两银子。

    方凯对银两没什么概念,可在刘四等人眼里足够心里发凉,这可是能养活一家的钱,还不如让那说书先生润色后就直接砍了了事。

    至于那个说书先生会不会到处乱说,那就不在方凯的考虑范围内,等自己离开了山东半岛,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没人会主意这么点小细节。

    “二十一艘船,两千七百人的精兵,你当我是傻子么?”孔有德拍着桌子,大声喊道:“来人,将这些朝廷奸细给我砍了。”

    身旁的耿仲明,李九成纷纷拔出佩刀,和方凯进入大帐的只有刘四,其余人都被留在外面,所以只有刘四一个人拔出兵刃,被耿仲明等人和一众亲兵围在中间。

    孔有德的判断并没有错,山东附近的兵马他熟悉的一清二楚,凭空冒出来的三千人和二十多艘福船的疑点太大。

    “孔将军什么时候要走,什么时候就有足够的船,说到做到。”

    方凯淡定的说道,就像是四周刀剑林立并不存在,而他正在和孔有德面对面的说话,其他人被视若无物。

    这种淡定在孔有德眼里看来就成为十足的自信,史书上所谓在敌军帐中犹能面不改色的人,孔有德这种混迹军中的人根本不信,大明的文官大多数见到军帐闻风丧胆,除非是有所依据,也就是说,这个人说的话可能是真的。

    本以为只要恐吓两句,眼前的朝廷奸细就会吓得跪地求饶,然后直接杀掉了事,可若真的有人前来投靠,而且带来的还是自己这些人着急需要的,自己偏偏给杀了,那不是比那个孙元化还蠢。

    至少他孙元化还只是轻信了自己这帮人,可自己一说投靠还是屡屡接纳,绝对算得上道义,如果不是这次闹事轻而易举就给闹大了,他孔有德和耿精忠哪会有攻破登州府的机会,老老实实的给他孙元化当参将到也不错。

    “咳、、咳,有德,既然此人有胆量自辩,我们听听又如何。”耿仲明及时的道,也给了孔有德一个阶梯可以下,听听又如何,如果是真的,自然皆大欢喜,如果真的是朝廷的奸细,那再杀也不迟。

    可方凯的一句话,让这些辽东悍将全都气的脸色发绿。

    “两个选择,要么杀了我,要么就答应我的条件。”

    方凯仅仅说了一句话。但这一句话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