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本草纲目》(第2/2页)大明之风骨

一步阐述纲中的史实。

    “纲目”二字刚好借用过来,又是“本草”类的著作,确实再也没有比“本草纲目”更适合的书名了。

    李时珍当然激动。

    “李神医!”

    见李时珍久久回味其中而不能自拔,张静修不得不喊了一声。

    “小友见笑,对不起!老夫失态了!”李时珍回过神来,抬袖揩了一把泪水。

    “此行恭请李神医进京,实在打扰,还望李神医见谅!晚辈为表歉意,决定留下一名弟子服侍您老半年,同时写一保证书,必定竭尽全力帮助您早日出版本草纲目,完成李神医的心愿!”

    “不用,不用。”

    “晚辈有一弟子叫张乔松,是一名举人,颇有学问,留下来既可以服侍李神医,又可以帮您整理医学典籍。”

    见张静修诚心诚意,李时珍只得笑纳,一迭连声地道“那多谢小友!多谢小友……”

    “请李神医将笔给晚辈,晚辈即刻写一保证书,关于一力承担出版本草纲目相关事宜,绝不反悔。”

    “不必,不必,老夫相信小友。”

    “李神医,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要的,要的。一是为表明晚辈的心意,二也是让李神医放心。”

    李时珍只得将笔递过去。

    张静修落笔写下第一个“保”字时,忍不住瞥了一眼李时珍刚才写的四个字。

    两相一对比,发现自己写的字就像被鸡爪扒过一样,简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心下不禁感慨幸好没有科举取士之心。

    单凭写字这一项,就不及古人万分之一啊。

    原来总看别人写小白文,一穿越过去就能考上举人进士啥的……现在想来那些作者是不是太高估自己、刻意放大主角光环了?反正我张静修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