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因热停武昌 雨中听荤话(第1/2页)大明之风骨

    “小鲸你真逗!”

    朱翊镠带着讥诮的口吻,摇头笑道“咱四个人,我和老张没有背包袱,只有你和小成俩背着,李承鹏他们不塞进你的包袱里。难道还敢塞给小成?小成可不像你,目光无神,呆头呆脑的,他可是练家子,李承鹏他们岂敢轻易靠近?”

    张鲸仍是问号懵逼脸“可李承鹏他们为何要偷偷地塞进来呢?”

    朱翊镠又笑了“他高看老张了呗,以为老张不会收礼。老张说过要在张先生面前美言他几句,当然得孝敬孝敬嘛。看来这个李承鹏在蕲州捞了不少油水,金条子都有,可以啊!”

    朱翊镠羡慕,说着伸手便要拿金条和银票。

    张静修眼疾手快,一把薅了过来,然后紧紧抱在怀里,一副别跟我抢的架势“小猪同学,你想干嘛?”

    朱翊镠才反应过来似的,感觉自己慢了一拍,立即扑上来,张牙舞爪地道“老张,怎么?你一个人想独吞?”

    “这钱咱不能要。”

    “切,不要白不要,都已经快离开蕲州境了,难道还给他们送回去?为什么不要?刚好拿去给娘亲和张先生买礼物。”

    其实,张静修打心里认为,既然李承鹏将他们钱偷偷塞进张鲸的包袱里,说明可能不是给他这个首辅家公子哥儿一个人的,毕竟李承鹏已经猜出了朱翊镠的身份。

    但这一节朱翊镠并不知情。

    所以张静修也没打算捅破。

    否则,以朱翊镠这家伙的性子,他不想将金条、银票据为己有才怪呢。

    于是,张静修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姿态“小猪同学,这是贿赂银,必须得交公。”

    朱翊镠气恼不过,喝道“老张,你脑子进水了,果然有时候不好使,蕲州距离京城千里之遥,送给咱,咱就收下嘛,这里就我们四个人,又没其他人知道,小鲸不说,小成不说,咱俩平分得了呗?还交公?亏你想得出来!”

    “不行,暗室不欺,人在做,天在看。我说不能拿就不能拿,必须交公。”

    张静修紧紧盯着朱翊镠,小心翼翼地将金条和银票都取了出来,转手交给董嗣成。

    “小成,你来保管,谁敢抢,只管揍他。”

    朱翊镠气得鼻子冒烟儿,可也不敢动手,董嗣成的厉害在蕲州卫他可算彻底见识到了,也彻底服气了,唯有气嘟嘟地抗议道“那娘亲和张先生的礼物全部由你掏钱。”

    “我掏就我掏呗。”

    张静修嘀咕了一句,心里却琢磨,买礼物的钱总不至于超过一根金条两千两银票吧。

    ……

    过蕲州境,穿大冶,直抵武昌。

    正值午时三刻。

    由于地势低洼,加之遍地的湖塘,这个季节,武昌城热得简直如同蒸笼。

    说蒸笼还不够准确,应该说像是烤红薯的红炉铁桶。

    车夫全身湿透了,大汗淋漓,感觉坚持不下去,再这样赶路,恐怕会中暑晕倒,不得不请求歇息。

    车子里头也好不到哪儿去。

    张静修只得喊停,想着接下来是不是改走水路,速度慢一点,但人肯定要舒服一些。

    那就先吃个饭吧,然后逛逛去。

    礼物确实要买的,朱翊镠这个建议得采纳。

    张静修作出决定,于是领着三人找了一间客栈,下车前还特意嘱咐朱翊镠注意自己的身份。

    刚一坐下,原本晴朗无云的天空,西北角上却忽然起了乌云,只是一霎儿功夫,便滚滚弥漫开来,又是扯雷又是打闪。

    天色说变就变。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满世界乱砸。

    半个多月响晴响晴的天,晒得树叶打蔫地皮起卷儿,这会儿雨点刚一降落,滚烫的鹅卵石街面如同烧铁淬火,都“嗞嗞嗞”地冒着青烟儿。

    不过一刻来钟,路上已是积水成河。

    一场豪雨总算解了暑气。

    武昌城的居民,终于获得一个盼望已久的清凉下午。

    由于下雨,避雨的人多,吃饭的人自然也多。坐在一起,说笑吹牛逼总是在所难免的。

    这个习惯,古今哪个时代都一样。

    除了张静修这一桌,由于身份特殊,加上口音问题,所以安安静静地吃着东西。

    其它桌子都是叽叽喳喳。

    与张静修正对的那一桌上三个人显得尤为兴奋。

    只听其中一人拖着一口湖广口音道“世上千般苦,人都不爱吃,唯独一种苦,皆乐此不疲。”

    “什么苦?”另一人连忙问。

    “被窝里打勤劳。”

    朱翊镠每个字是听清了,但不明其义,眨巴地眼睛,望着张静修,好像在问被窝里打勤劳是什么意思?

    张静修没搭理。

    先头那人舌头灵敏得像水蛇“昨听说武昌城来了一浑人,逛完窑子,狂嫖一宿竟赖账不给钱,抓起来送到官府还嘴硬,说那不可描述的东西恁怎么用都不会磨损,凭什么收那么多的钱?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