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金明池前笑韩扬(第2/2页)大宋天子门生

即当作是同意的样子,起身到不远处的金明池畔佯作看风景。

    与沈耘友好的几人,正要作势讥讽,却被沈耘摇头暗示给拦住。今天沈耘是铁了心要让这个家伙吃点苦头。

    他韩扬读过的书诚然是多,可是记住的又有多少?无非跟着名师学习了许多年,这脑子好用一些,对于经籍的理解比别人高深一些。可是在沈耘这里,正好这些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此时沈耘的学识,就像是已经搭建好的高楼。

    主体的框架已经修建好,剩下的便是通过不断的读书来充实。

    论起诗文来,精雕细琢之下,凭借自己的事也有可能打败韩扬。只是为了保险,沈耘不得不将脑海中记着的不少后世诗句拿出来。

    一时间一大群人只顾着饮宴,气氛似乎变得有些冷清。

    韩扬是铁了心要将沈耘给比下去,此时竟然像是完没了人情世故,指着金明池畔的一位士子便道:“郎兄,你来随便出道题目,让这厮看看,没有准备不做手脚,他根就不配这个一甲第四。”

    “韩兄你却是为难我了,方才吃酒有些上头,这会儿郎某正晕的慌。哪里还能够出什么好题目。不若韩兄另请高明。”比起韩扬在上官均这一伙中可有可无,沈耘在他们那个圈子可是中心人物。而且沈耘交好的,一甲有两个,二甲有一个,三甲还有两个。

    虽然沈耘的朋友不多,可是韩扬又有什么朋友?不过都是点头之交罢了。

    只是韩扬并不打算这般放过,追问中这位姓郎的进士只能苦笑一声,冲沈耘轻轻点头,看了一眼池水,饶有趣味地道:“此时池中有青蛙出没,诸位不妨便以此为题好了。”

    古往今来,诗句中以蛙为意象的,诚然不少。但是专门写蛙的,却非常罕见。完这个题目,郎姓进士看着韩扬:“韩兄,某生在潭州,今年也是初次进京,与沈兄也并无交情。这道题目,我想应该还符合你的要求吧。”

    韩扬的逼迫让他心中有些不快,此时出这番话来,纯粹就是让韩扬输了之后无话可。

    韩扬还未回答,沈耘便拱手致意:“我与郎兄,相见不过三次。殿试为首次,传胪为二次,今日相见为三次。若是韩兄还觉得这题目于我有利的话,那我只能,这场比试,我输了。”

    沈耘的话让韩扬脸色一阵烧灼,他心里也清楚,这是沈耘不想跟自己继续纠缠下去的辞。登时眼睛一瞪:“我韩扬岂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郎兄的题目,我自然是同意的。半炷香之内,你我作出诗来,请在场诸位仁兄评判。”

    韩扬自认在半炷香内绝对可以做出好诗来,然而沈耘却并未如他所愿。

    “半炷香?不用了。我现在便可以作的出来,你且听好了。”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在韩扬不可置信的眼神中,沈耘将这一首颇有气势的诗念出来,随即笑着看向韩扬:“不知韩兄,觉得如何?”

    这块芳草地上的士子已经坐不住了,纷纷咀嚼着沈耘的诗句。有些博闻强识的士子已经念出了这首诗的原型。

    “独坐井边如虎形,柳烟树下养心精。

    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

    虽然这位皇帝政治上颇有建树,但是起诗来,篇目不少,文采确实有待商榷。便如这一首,两下相较,反倒是沈耘的更加出彩一些。

    况且沈耘将不合身份的词藻换掉,不仅气势浑厚,形象逼真,言辞中隐隐还有一种对韩扬的蔑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