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衣锦将军(第2/2页)唐末高武

帅竟然神奇的把这个麻烦给忘了,一副解决不了别来找我的样子,唱着不知名的调子,就回营了。

    钱鏐现在的顶头上司是浙西石镜镇守将董昌。董昌是一个随流将军,随流则是随波逐流。

    他看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手下的人只要立过点战功的,说什么听什么。

    这家伙远在石镜阵,钱鏐是他的一个“小马仔”被用作守将,守在石镜镇的一个小镇。

    也就是高桓先前在用食的那个小镇。

    钱鏐的军营便是在这小镇外四里处,把俘虏压回营,把高桓的意思交代给手下之后,便神神秘秘的拉着高桓和高茹回家了。

    这家伙就是小镇本地人,钱家在本地也算是豪门,从钱鏐手上的武器马槊就能看出一些端疑来。

    钱鏐的家族也沾染有一些私盐生意,不过这也是常态。盐铁在唐朝管控非常严,贩卖私盐乃是死罪,不过这个行业暴利,加上【安史之乱】后,唐朝廷一日不如一日,也管不到浙西来,沿海的这些世家大族那家不是明里暗里都沾染一些。

    钱鏐家属于比较倒霉的那种,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钱鏐父母贩卖私盐,被人黑吃黑了,被人给干了。

    那些人还怕钱鏐去寻仇,还杀到了家里来。钱鏐和几个年幼的弟弟爬上后院的大树,靠着夜色和树枝的遮蔽,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董昌被封在石镜镇,看钱鏐这个小伙子武力不错,就把他给收编了。钱鏐从此吃上了官粮,也就没有再经营贩盐的行当了。

    日子是好了,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钱鏐家院子里没几个人,偌大的院子,显得格外冷清。

    钱鏐把高桓拉近家门,这本来就是种厚待。高桓身上也没有几辆银子,也承了钱鏐的美意。

    只是这厮有点魔障,性子不错,但却有个怪癖好。

    每逢大事,都要来这颗当年救了他的大树面前拜上一拜。

    高桓今天把钱鏐的视野打开了,从此便要以吴越王为目标而奋斗了,这样的大事,怎么能不拜一拜呢?

    钱鏐三拜叩首,嘴里念念叨叨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高桓在一边看得无聊,打了个哈欠,钱鏐突然回头,一本正经对高桓道:“志坚,你也快来拜一拜!此乃神树,一定会助我们成就霸业的!”

    高桓很是无语,请额了一声,只好从命。

    其实钱鏐这也算是知恩图报,也不是什么坏事。

    男儿拜天拜地,今日就索性拜上一回参天大树吧!都说草木有灵,愿它能如钱鏐说的那么灵吧!

    高桓叩拜,钱鏐很是满意,对着大树诚信道:“恩公护佑钱鏐,钱鏐毕生不敢忘,若钱鏐日后做了吴越王,一定会回乡封恩公一个大将军!就叫【衣锦】将军吧!”

    钱鏐还真是魔障,封树作将军,纵看古今,怕也只有他吧!

    不过【衣锦将军】高桓还真是有点耳熟,不错,钱鏐之后还真就这么做了。

    他不但封了大树为【衣锦将军】还学汉高祖刘邦作了一首《大风歌》。

    比起【大风起兮云飞扬】钱鏐的诗就略有不如了,气势远不及《大风歌》恢宏,不过也正常,毕竟刘邦得的是天下,他得的只是吴越。

    论文笔,其实钱鏐的《还乡歌》也是能上得了台面的。

    高桓想到这里,就想到了民国时期的张大帅,张大帅和钱鏐一样,也是《大风歌》的模仿者。

    只不过张大帅就有些搞笑了,张大帅是著名的三不知将军:不知手下人马几何,不知囊中钱财几何,不知自己姨太几何。

    他的《大风歌》便是:“开大炮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志坚,你在笑什么?”钱鏐疑惑,看着难掩笑意的高桓,问道。

    高桓错愕,连忙止住,郑重回道:“额……我想起到了一个好办法,能解我们缺粮之急。只是办法有点坑人,所以就不觉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