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8章 悲欢不相通(第2/2页)蜀汉之庄稼汉
也就是说,考课选才,远比想像中的要认真。
原来还有些担心此举是安抚凉州世家豪族的蜀中人士,皆在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而马田和李明,则因为表现出色,所以手底下已经有三百多名民夫,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课基本已定。
只要他们交上去一篇能看得过眼的论策,就可晋级。
“不躬身不知世务之繁,空谈治世谁人不会?”
马田也在李明身边坐下,端着碗很是感触地接了一句。
喝下一碗菉豆汤,身上的燥热似乎减少了一些,李明问道:
“听说前两日有人为了赶工,让民夫在午时冒着烈日干活,导致好几人发痧,最后事情如何了?”
马田远比李明会与他人打交道,能经常从一些渠道打听到别人所不知的消息。
只听得他回答道:
“说是暂停了管理民夫的资格,最后如何处置,且看刺史府的消息。”
马田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大汉初复凉州,本就要注意收买人心。依吾看来,此次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正是有此意。”
“若是此事传了出去,被有心人利用,说不得对刺史府的名声有碍。故依吾看来,刺史府怕是要慎重处理此事。”
每日午时要让民夫休息一个时辰,这是刺史府定下的规矩。
因为民夫只有早晚两食,中午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喝点菉豆汤解解暑。
可是他们干的又是重体力活,所以自然不能逼迫太过。
两人正在闲聊,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然后就是依依呀呀的唱曲声隐隐约约地飘来:
“妾那个发初覆额哟,就折花哟那个门前剧……”
李明叹了一口气,对着马田问道:
“你说,若是冯刺史听到他的诗被人改成这种样子,会是个什么心情?”
马田脸上倒是不以为意,哈哈一笑:
“冯刺史未必不知此事。既然无人阻止,那就说明上头是默许的。”
说着,他挤了挤眼,“太热天休息的时候,让那些民夫听听这些曲子,倒也能振奋士气。”
李明苦笑。
作为一名读书人,听到一首名诗被伶人改得乱七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也;何至孩抱之赤子而送葬也哉!”
提醒曹叡,你连自己的大人和祖母死了,都不去送葬,现在不过是个婴儿死了,自己就要领着朝廷上下去送葬,想过后果吗?
可惜的是曹叡听不下去。
不但听不下去,而且他觉得洛阳皇宫有所不吉,要幸许昌。
办完曹淑的葬礼,四月,曹叡领着二宫,浩浩荡荡地幸临许昌。
哪知到了五月,皇子曹殷又死了。
曹叡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曹冏、曹穆、曹殷。
曹冏在建兴四年,也就是曹叡刚登基的那一年死了。
曹穆在建兴七年,也就是孙权称帝,蜀吴同盟,共告天下的那一年死了。
到了建兴十年,最后一个皇子曹殷最终也没能保住性命。
至此,曹叡的后宫里,再无自己亲生的皇子。
按理说,这个时代,早夭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曹叡也还未到而立之年,正值年轻力壮之时,再生皇子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毕竟当年刘皇叔四十六岁的时候还能生出阿斗呢!
但诡异的是,皇宫里确实很快多出一位皇子,但却并非曹叡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
也就是说,曹叡似乎对自己以后能不能生出儿子持悲观态度。
整个建兴十年的上半年,曹魏的皇宫,都笼罩在悲伤当中。
只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正当曹叡悲痛之际,远在凉州的冯刺史,正处于紧张而喜悦之中。
七月,冯家的主母,准备要再次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