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谁还没个原创歌曲(第2/3页)歌手中的泥石流

的旋律,这个适用八小节的规定。

    而八个小节什么概念呢?

    我们也用通俗的话说,很多简单的歌曲整首歌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小节。比如《老鼠爱大米》的副歌,也就几个小节的旋律反复的用,然后稍微改变一下,一些简单的流行歌就成了。整首歌也就十几个小节到二十几个小节不一样的旋律,然后重复重复重复。

    然后你说什么不到“八个小节”不算抄袭,呵呵。

    真的抄到了足足八小节,与其说是抄袭,还不如干脆说是翻唱算了。

    所以很多音乐人说,流行歌的曲是最好写的,也是最难写的。

    好写是因为它短,写个一分钟的旋律然后反复用就是一首歌了。

    难写在于,流行歌就是要流行,也就是反复听那些比较悦耳的旋律。一般的听众才不会管你和旋多么多么牛逼,某个乐器多么多么有难度或者少见。听众们只管这首歌好不好听,不好听你再牛逼都没用。

    我们的音阶也就七个,再加上歌手的音域有限,很多高音低音都用不上,所以一首流行歌能用的组合真的不多。

    很多歌手被指抄袭真的是很冤枉,甚至可以说是无端指责。

    比如邓紫棋的《泡沫》,被指抄袭,其实也就两个音相同。连借鉴都不一定算得上。

    周杰伦的《四面楚歌》《乱舞春秋》被指抄袭,则是另一个问题。

    通俗的说,有些音乐编辑软件是自带一些特定的节奏,给那些原创作者用的。尤其在说唱里,这种自带的节奏会经常被用到。两个不同国家的歌手用到一样节奏,然后被一些一知半解的媒体爆出抄袭,歌手当然会感到很无语。

    这就是周董气的怒道:“‘你们懂不懂音乐’的原因。”

    还有一些歌手会把一些古典音乐、戏剧或者地方民歌加到歌曲的旋律中。

    比如你把《茉莉花》的旋律加到歌曲中,一般人会说这是抄袭《茉莉花》吗?

    基本不会,但也避免不了有些杠精非得抬杠。

    因为有一种规定,音乐的原作者去世超过五十年,就没有版权了,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

    不过,如果能够备注出来中间借鉴的曲子源自于那里,那会是更好的做法,不过以国内的音乐圈来说,是不可能的。

    有些歌手所谓的抄歌,很多时候是有心人故意带节奏,去黑歌手。

    但是,确实是有不少原创歌手,写歌全靠抄。他们往往也用“八小节”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是我之前说八小节不适合流行歌曲的原因。

    因为有些歌曲就属于太过明显的抄袭了。

    你整段整段的抄,然后告诉我不到“八小节”?

    你在逗我吗?

    关键还有很多听众也拿着“八小节”说法来为自己的偶像开脱,这就不要怪被人喷了。

    别的听众也不是傻子。

    总体来说,原创歌手有时候还要点脸,毕竟是名人。

    而一些躲在幕后的词曲作者,抄起来那才叫一个丧心病狂。

    比如《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听听哪首流行歌,用了这首圣诞赞美诗的旋律?

    这个世界想出名的人太多,只要能提升自己的名气,黑别人不是家常便饭?

    那些微博写软文的,那些盯着歌手演员碰瓷的,那些逮到一个新闻不管真像就胡乱报道的,有哪个是真的打算为别人鸣不平?

    还不时为了炒作自己。

    真要出事了,因为误报把人逼跳楼了,他们会站出来承担责任吗?

    怕连句道歉都没有。

    媒体需要这种新闻带话题,记者、评论家需要这种话题提升自己的名气,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更是喜闻乐见这种娱乐八卦。

    至于真像,谁管你?

    歌手也是这样,只要逮着爆点,谁管你有没有抄?

    一般的不知名歌手还能接受这种质疑,毕竟不管自己有没有抄袭,只要有媒体报导,就等于是在为他炒作。

    有人黑自然有人粉。

    这还算是好事。

    不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能出名的不都是名声嘛!

    但是于跃却坚决不愿意跟坏名声沾上边,他有太多的歌可以拿出来,不需要这种莫名的坏名声来给自己增添人气。

    虽然他的歌真的是抄的,而且是从头抄到尾。

    但是谁让别人不知道这件事呢!

    ……

    不知不觉中,寒假就已经到来了。于跃也驻唱了一个多月。

    “小于啊,这个月23号我们要办一个活动,民谣原创歌手大赛。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过来看看市里和人省里其他城市民谣歌手的原创水平,开开眼界。到时候吉他就不用带了,在台下也学习学习别的歌手的长处。”

    说是大赛,其实就是酒吧老板李静,把省里的一些有些知名度的民谣歌手邀请过来一起活动,以本市的歌手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