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十个八个(第1/2页)挂冠

    七月初七日,乞巧节。

    家里的丫鬟们不用吩咐,早在几天前就着手准备了。

    清漪如今成了亲,却没有少奶奶的架子,同丫鬟们还是一样的玩笑。

    初七这天清漪起得比齐方还早,一大早就忙活开了。

    等齐方起床想要帮忙时,却被清漪推开了:

    “我们女孩子的事不用你插手,你忙你的去吧。”

    清漪这么一说,齐方也想起自己今天也有事要忙。

    谁说七夕只是女孩子的节日。

    云国传统,七夕这天读书人要晒书。

    也不知道这传统是怎么流传下来,反正在这天,上到皇亲贵胄,下到普通百姓,家里有书的都要拿出来晒晒。

    没书?没书就晒衣服。

    云国重视文教,乞巧节晒书蔚然成风,云皇每年还会在这天赏赐当年御制的新书给家中藏书丰富的臣子,以示鼓励。

    当然,作为全云国藏书最丰富的家族,齐府每年都能得到云皇的赏赐,玉篦堂里甚至单有一个书架用来放每年得到的御制新书。

    但今年听说云皇取消了齐府的“参赛资格”,传闻云皇当时跟齐宣说:

    “爱卿府上得了五六年新书,也该让让了。谁不知你玉篦堂藏书天下第一。”

    齐宣知道云皇是在逗趣,当即也玩笑道:“那微臣就斗胆把搁笔楼修书处搬到我府上去。”

    云皇听了哈哈大笑,笑骂道:“你个老货,有玉篦堂还不够,竟然还敢打朕搁笔楼的主意,朕可是知道你眼馋搁笔楼那几个孤本十好几年了,巧了,那些孤本朕也喜欢得紧呐。”

    就这样,齐府正式退出今年的藏书评选。

    但书还是要晒的。

    风俗是风俗,但齐宣是真不愿意晒书。

    藏书家都知道,搬一次家等于失一次火。

    因为莫名其妙你总会少几本,更何况玉篦堂这样规模的藏书楼。

    从楼里搬出来,放好了晒,几个时辰后收起来,这样一连几天才能把玉篦堂的书都晒一遍。

    有的不能晒的书当然不在此列。

    这样下来不丢书才有鬼。

    以往晒书都是齐宣主持,带着家小一起动手。

    如今齐方成了玉篦堂主人,今年晒书自然由他主持,齐宣还在礼部衙门没回来。

    齐方带了人开了玉篦堂,和管家建兴一起指挥家里的下人往外搬书。

    “小心点,这是老爷从一个高人手里求来的,碰坏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

    “这可是前朝的古画,还是我来吧。”

    “这是杜状元的真迹《西林霜夜图》,世上仅此一幅,皇家都没有。”

    建兴一边骂着下人一边自己动手。

    齐方看着忙进忙出的下人,自己也小心翼翼地动手搬书。

    众人搬了千余册书画下了玉篦堂,一一放好晒着。

    众人一直忙到夕阳西下,才收好了书摆回原处。

    “不好,《黄河志》不见了。”从楼上传来一声惊呼。

    齐方和建兴急忙赶至二楼。

    “怎么了?”齐方问道。

    那下人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急声道:“这里应该放着《黄河志》的,我明明搬进来了,可不知道放哪儿了。”

    说着那年轻的小厮自扇了两个巴掌,连连骂自己没用。

    建兴一看,也骂他没用,记得团团转,大声对围观的下人喊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找啊,找不到书可仔细你们的皮。”

    齐方看着书架,略微一想,脑子里玉篦堂藏书的书架打开。

    好像有点不对劲。

    “慢着!”齐方大喊制止道。

    随后对那丢书的小厮说道:“没关系,这里原本就是空的。”

    说着从旁抽出一本书。

    “《小舟堂见闻》应该放这里。”

    ……

    “《青岚杂钞》放上面。”

    ……

    “《黄河志》不就在这儿吗。”齐方找到书,给到那小厮,“快放到左边第三个格子上去。”

    那小厮拿着书高高兴兴地跑开了。

    “《魏书补》……找到了!最上面。”

    ……

    建兴和一众下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少爷忙进忙出。

    “少爷竟然把楼里书的摆放位置都记住了!”建兴惊叹道。

    刚才被他职责丢书的小厮也称赞道:“少爷是文曲星下凡!”

    齐方拍拍手,终于把所有书都摆好了。

    “少爷,这些书你都记得摆在哪里?”建兴还是不相信。

    “记得啊。”齐方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么多书怎么就记得住呢?”建兴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看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齐方不在乎的表情让建兴觉得自家少爷应该没在说谎。

    “少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