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武器问题(第1/2页)临高启明

    “选择什么样的武器,首先要看我们身处的环境和面对的敌人。(看到us)”席亚洲停顿了一下,大概为了组织语言,“我们的主要对手有三个:以大量简易火器+冷兵器混装步兵为主力的汉人武装,代表是明朝军队,也包括包括李闯之类的明末流寇,他们的主力基来自明军的叛卒逃兵,装备战法基都一样;以骑兵为主力,配置有少量火器的满清军队;以各种火器为主的在中国沿海极其活跃的中外海盗。

    “我们不但人数偏少,而且基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在心理素质上未必有这些古人强,所以我们的武器要坚持二:

    “足够大的射程,在尽量远的射程上就能开火压制敌人冲锋,也可以用来打击敌人的火炮炮手、指挥官。拿破仑战争时期的8磅和1磅野战火炮,有效射程不过9米,17世纪的水平更低,估计最多有4米。步枪至少应该有这个射程。

    “我们的前二个对手在作战中都会以骑兵作为突击力量,所以武器得有瞬间大量投射弹药的能力才能压制骑兵的冲击。最好是用机枪了,不过暂时看来不可能。刚才听了介绍,北美分舵恐怕也没法搞来机枪或者自动步枪。”

    “那为何SKS不符合呢?我看都符合么:4米有效射程,1发弹仓,最大射速每分钟4发。性能不算出众,好在构造简单,大家基又都摸过。”

    “我对76*9的M4弹没好感,”席亚洲嘿嘿的笑了笑,“这种步枪弹用的是腐蚀性底火,对身管腐蚀性很大,要经常擦拭保养。海南这个地方身就环境恶劣,这里多数人即没有从军经验,又对枪支不了解,很可能因为不勤擦枪而让枪锈成一块。没多久就报废了。”

    “连枪都不擦的废柴,还能当兵么?这理由太站不住脚了吧。”

    席亚洲不理会反对的声音:“腐蚀性底火对弹壳也有很强的腐蚀性。对子弹复装有很大影响。”

    “这倒是要考虑一下。复装子弹是我们早期唯一补充弹药的方法。”

    “华约系统的武器,是以好用够用为出发的。换句话,有能力把武器做得更好,但是它首先考虑的是成问题,从这个角度来,一支经久耐用,但是消耗过多资源不符合他们的军事原则。”

    “在时空,当然没关系,枪坏了换一支就是,而我们没有途径去补充新的现代武器,所以武器的使用寿命就必须考虑。”

    “你的意思是SKS的使用寿命太短么?”

    “不错,不仅是SKS,也包括包括AK这类武器。”他舒展了一下坐麻的腿脚,“另外,SKS是一种标准的半自动步枪。是标准的半自动。”席亚洲着重了这个字眼,“也就是,它不能变成自动步枪。”

    会场上的人愣了一下,忽然明白过来了,原来对他的发言不以为然的人也展开了眉头。

    没错,美国民用枪支市场上是没有自动武器的,但是那些以军用自动步枪为蓝制造来的民用AK\AR的半自动步枪,其实都能改装成自动武器。当然美国法律是严禁这样做得,触犯者是重罪。但是FBI管不到大明啊!

    AK47啊,M-16啊,这些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眼顿时在会议室里飞舞,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挥舞一支AK或者M16的英姿。

    “那就大批买入民用AK吧!”时袅仁也兴奋起来了,“这枪4年之后上市很多,货挺足的,我们的机械能力,改枪不成问题。”

    “为什么要AK,我要M16!”

    “你懂什么,那叫AR15。”

    “改了不就成M16了。”

    “呵呵,我还是那话:不看好M4弹。”席亚洲很满意自己这番话的效果,“同样我也不建议用M16之类的口径步枪。不仅是停止作用的问题,还涉及到最大射程上的威力。另外口径步枪弹对生产技术要求也高一些。我推荐使用76北约弹的半自动步枪。如M-14、FN-FAL这类步枪的民用版。直接改成自动步枪也就没必要很迫切的装备机枪了。”

    “M-14?听精度很不错,就是威力过剩,而且重量也大。”

    “这枪是不是复杂了?貌似美国人的枪都是结构复杂,保养困难。”

    枪支的争议持续了半个时,把时袅仁闷坏了,眼看这样的争论没什么结果,他就提议直接在络上和瑞谈谈,毕竟瑞对美国的枪市比较了解,对民用枪里的古怪东西看得也多,不象国内打死了也就知道个AR15是M16半自动民版。

    结果瑞在上提出了另外一种枪:谁也没听过的Saiga-8步枪。这是一种使用76NATO弹的俄制民用半自动步枪。

    能打556子弹的AK不稀罕,连北方工业都出口过用556弹的五六冲。但是这种AK血统的半自动步枪却是一种使用美帝威力步枪弹的武器。这就比较少见了。

    Saiga-8是是卡拉什尼科夫枪械的主要制造企业伊热夫斯克的工厂专门为国际上AK步枪爱好者而开发的民用运动和狩猎型步枪。在外观上它几乎保留了所有AK步枪的特色,内部零件基来自AKM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