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土糖寮(第3/3页)临高启明

还是红糖,里面都没半石灰的。”

    “这我就放心了。”

    这时侯甘蔗汁已经呈现出黄色,几个工人一起动手,把锅子里的甘蔗液倒入第二口锅子,慢慢的蒸发其中的水分,同时在第一口锅子里重复刚才的过程。

    待到然后把含糖量较高的蔗汁移入第三口锅,加入些油。文同问:“你们加得是什么?”

    工人忙回禀:“是花生油。”

    “花生油?”文同纳闷,他记得糖业书籍上过,拖色处理最早是加入牛乳,中国人用的方法是鸡鸭蛋的蛋清,作用原理是用蛋白质去除掉里面的杂质,油算蛋白质么?

    纳闷归纳闷,他决定继续看下去,蔗液煮成稀糊状后取出注入“瓦溜”,这东西文同当年见过清代实物,现在看来几乎完一样:圆锥体形,上大下,高约1尺多,底尖端有孔,用禾草塞住,搁置在一个大瓦缸之上,让其慢慢的结晶。含有大量杂质的糖液会顺着茅草从下面的孔慢慢流出,最后在“瓦溜”里只剩下纯晶体的糖。文同问了一下,知道一个瓦溜能够出赤砂糖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