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节 佛山之行(第2/2页)临高启明

居然变得如此能干!看来这临高的名医“刘三”不是常人。

    刘三叫人引路,在佛山各处药店走马观花了一番,每到一处,但凡有膏散丸丹销售的,不管听过没有。都买个几剂下来。预备着拿回去做人体试验用。他还以扩大生产为名,通过杨世意的介绍,招募了好些愿意去临高的失业的药店伙计,又采购了许多中药器材:切片刀、各种炮制药物的锅釜之类。

    黄天宇的招募工人的行动也去得了进展。他带着高弟和陈同两个,去了窑工侯活的几处茶馆招了几个人,接着又通过这几个人四处去找失业窑工。因为最近窑口上失业人员很多,招募工作很顺利,很快就招到了愿意去临高干活的各个工种的窑工五六十人之多。黄天宇来者不拒,连一些窑口不要的年老窑工都要这些人经验丰富,年龄其实也不过五十开外。只不过长期营养不良,超负荷工作损害了健康,到临高稍微给他们增加些营养就是用的技术工人。

    铸造工人就不那么好招募了。现在这里活计多,有技术的工人不愿意去听上去很陌生的临高。黄安德虽然很是卖力,但是他招来的,多半是一般工匠。就是这样的。也不大愿意去。奔波了几日,只招到了十来个。公黄天宇有些失望,这天下雨,便干脆在茶馆里喝茶,黄安德不顾下雨,又出去寻人去了。

    这茶馆极其简陋,是茶馆。其实就是一间屋,搭出一个大竹棚子,泥地。卖的茶都是粗茶和更低级的梗片茶末。好处是价格极廉,以贩夫走卒的收入也不难在这里泡壶茶,消磨半日了。消费低廉,茶馆里消息又灵通,此地就成了失业的工人会聚等工的场所。

    黄天宇喝茶喝得无聊,只好学别人的模样买了包槟榔。一个个的树叶包着的包,里面黑乎乎的。丢到嘴里一嚼,一股冲劲直上脑门,脑袋一下子晕了起来,有些醉酒般的感觉,好一会才定下神来。

    “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黄天宇嘀咕着。

    “这是消食去水气的。”高弟在旁道,他满口通红,正在大嚼槟。

    黄天宇正想什么,忽然见黄安德走了进来。脱下水淋淋的蓑衣,“老爷”他恭恭敬敬的做了个揖。

    “桌上话。”

    安德把伞靠在桌边坐了下来,的刚才去的一家茶馆,没找到合适的铸造师傅,倒是另有发现,就是不知道老爷需要不需要?”

    “什么匠人?”

    “是个做轮子的匠人”

    “什么?!”黄天宇不自觉的叫了出来,引得周围人一阵顾盼。他赶紧压低了声音:

    “做轮子的?”

    “是”黄安德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激动,“正是。”

    黄天宇当然激动。因为车轮问题一直是工能委的一个心病。穿者现在自制的车辆,除了轨道车之外。普通的手推车、马车之类的车轮制造问题一直不能很好的解决。做车轮是专门的手艺,工能委里动手的强人甚多,倒也勉强给做了出来,只是效率奇差,而且占用技术人员。于是只能用带来的各种橡胶轮制造车辆。

    眼见着备用车轮用少。车子的需求却来大,十年之内又指望不能出橡胶,尽快寻找制轮匠,制造合格的木车轮的事情就提县议事日程。

    不巧的是南方以行船挑担为主。车辆所用甚少,制轮匠几乎是前所未见。各处外派人员都没找到过。

    以下为开阅字数之外:

    注:杨世祥得官军败仗。是当年闰四月初八日,陕西农民军七千余人攻三水,游击高从龙败死。官兵被伤者二千余人。

    闹饷的事情即蓟州兵变,发生当年二月。遵化各营军兵因为欠饷闹事立寨索饷是在遵化西门外。并非京师城门外。,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比跷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