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疟疾袭来(第1/3页)临高启明
爆破事故无人死亡是运气好,但是运气不会每天都这样好。在元老们不惜一切开采铁矿石,赶进度的狂热气氛下,安事故时有发生。几乎每天都有工伤事故和意外发生。
机械厂突击生产的结果就是让许多土著工人制造的产品直接运到了三亚,再加上突击培训出来,技能即不熟练,安意识又淡漠的土著操作工,事故率居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登陆不到一周就有二台锅炉爆炸,死亡十一人。接着自动制砖机在运转的时候突然零件飞出,砸死一人,砸伤数人。
至于操作机械不慎造成的伤亡,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二次,安生产状况之糟糕,让天敏大为吃惊。平均下来这里几乎每天死亡778人。这还是在海滩附近,等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内陆地区岂不是死亡数字还要往上翻?
王洛宾对他提出的“减少工作量,加强安教育”的提议不感兴趣。
“我们现在要的是铁矿石,更多的铁矿石。”王洛宾,“死人是多了,但是你教育了就有用?”
“总比什么都不干好――”
“我们的任务是尽快开采铁矿石,”王洛宾,“一切都要围绕这个主题。”
“但是伤亡太多了。”天敏还要争辩。
“会运来新人的,这些损失临高方面的同志会给我们补充上的。”
天敏还在犹疑,王洛宾知道此人大约心比较软,为了避免他产生心理负担,只好再补充了几句:“每天吃饭和睡觉前再加强教育。再抽些人当施工安员好了。”
“还有机器的质量,这不是在草菅人命么”天敏愤愤不平。临高地量产的钢铁质量好坏不一,突击扩大产量又留下了很多隐患。特别是锅炉的铆接是周比利的徒子徒孙造得。活计之粗糙让人看了就不敢靠近。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向制造总监呈送一份报告。”王洛宾不置可否。要是在另一个时空,这样的重大安事故自然是调查的,有问题的机器必须暂时停用。不过在这里,一旦机器停用就意味着开发进度的延缓。
天敏还想追问下去到底采用哪些手段来尽量保证安生产,这种虚应故事的答复他很难接受。但是再一想就算追问了也没有任何的结果,王洛宾是绝对不会同意采用任何减缓建设速度的手段的――就算是他自己在位也未必有这个勇气。要知道三亚的巨人行动在报纸上被称为“事关国运”的第一号行动。“煤铁复合体”这个概念已经深入每个穿众的心中,自己要是逆流行事只会撞得头破血流别当政的诸公道时候看自己不顺眼,就是下面的普通元老也未必待见自己自己且不去,儿子怎么办?千辛万苦的带着儿子到这个异时空来,不就是为他争取一个前所未有的光辉未来?
想到这里,他的热血冷却了下来。
“那就写一个报告――设备质量事关所有人的安危,还是向上面提一提的。”天敏,“我来写。”
“我们可以联署这份报告,”王洛宾,“至于士气问题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来安抚大家。”
于是第二天何方回就受领了任务:去寻找一处墓地。
“地形要高爽。周围风景要好。”王洛宾指示他,“看看土著里有没有当过风水先生的,一起去看看。”
“用来安葬劳工么?”
“当然,现在死哪埋哪太伤士气。”王洛宾,“死人其实是无所谓,关键是活人受不了。”
“这我明白。”何方回头,“搞个类似翠岗公墓的地方。”
“对,还有就是面积要大一些。要考虑到以后。”
正好胡逊的师爷略通此道,就被找来协助何方回工作。
何方回原就是在三亚附近的陵水长大的,三亚这一带在旧时空起码来过几十次。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山脚下的缓坡,这个地他是煞费苦心才找到的。首先不能离大东海沿岸太远,不然很难利用,其次不能妨碍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大东海沿岸将来要做为穿集团的重要度假地,所以地要隐蔽,还得能防台风。
墓地采用翠岗一样的模式,不封不丘,只在地面覆盖石碑。地面铺设草坪,四面种植树木鲜花,搞得和公园一样,再配合远处的蓝天白云大海,足以让活人看了觉得满意了。
当然,这只是未来的规划,现阶段是什么也没有的,不过周围环境尚算令人满意。师爷表示这块地虽然不见得能让后代大富大贵,子孙平安,家道兴旺还是没问题的。他大约以为这是澳洲海贼们准备给自个用的吉地,所以特别在子孙平安几个字上做文章,以为能正中下怀。
“他们永远不会有子孙了。”何方回感叹着。其实对劳工的生或死从来不感兴趣。但是此时此刻在为他们选择墓地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这些死掉的土著也是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即没有父母也没有老婆孩子,现在就这样消失了,什么也没了留下。
身后事办得隆重勉强算是对得起这些穿大业中的基石了。
何方回调来了几个劳工队,进行了简单的清理和建设工作,清理平整了地面,修砌了护坡和排水沟,修剪了树木,最后修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