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生意太好了,真烦!(第2/3页)一不小心成神豪
为此,有所思付的常阳医科大学的领导们,为任逍遥召开了一次专题党委会议。
这,再次开了常阳医科大学建校以来的先河。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一众老头子或半老头子达成诸多共识----
让自己身体有恙的亲人出面,对任逍遥进行轮番试探。
若真是神医,自然皆大欢喜。
以后的课上与不上,全由任逍遥、纪红尘两人自行决定。
学分?当然都给满分。
毕业?必须得读满5年。
有这样的“特色招牌”在,怎能轻松放过?
自然得多留他几年,多为学校招揽一些优质学生。
若是个神棍,那就对他的行医举动立即叫停。
开除是不可能开除的。
自砸招牌的事,还是少做为妙。
高考状元,也是一块闪亮的招牌不是?
叫停后,必要的思想工作得做,必须的思想压力得给。
如此招牌学生,怎能徒添笑柄?
……
为了不引起任逍遥、纪红尘的警惕,试探组每天登场亮相的人,不超过3个,而且是老年人与年轻人相互混杂。
5天后。
试探性问诊全部结束。
情况汇总分析会,在常阳医科大学的会议室进行。
听完试探人员的叙述后,学校领导既大为欣慰,又深为震惊----任逍遥神医之名,竟然并非浪得!
10多名病人,满怀猜疑而去,无不满意而归。
勿庸讳言,任逍遥的治疗处方,让他们大受裨益。
……
万事开头难。
局面打开后,任逍遥、纪红尘两兄弟的生意,那是越来越红火。
每天至少有5个病人找上门来,以至于连素来稳重的任逍遥都忍不住大发牢骚:“生意太好了,真烦!”
“烦?看在红票子的面子上,千万别烦。”纪红尘看着账户上已接近6位数的那一长串数字,自然很是兴奋。
“三哥别这么说,我们收取诊断费,只是为了维系日常生活所需。以咱俩的人品,怎么能发病人的财呢?”
“对对,四弟说得对,以我们的菩萨心肠,当然是时刻悲天悯人,大做善举,哪能靠这个发财?”
兄弟俩这番对话,一个比一个假,一个比一个骚。
要是让他人听到,恐怕会笑掉大牙----
就这俩见钱眼开的货,不去抢劫银行、不去打劫路人、能免费给确实困难的病人诊治,就算是他们讲原则了,还会嫌生意太好?还菩萨心肠?还悲天悯人?谁信呢?
……
一些常见病,任逍遥基本上只花费三五分钟,就开出了处方。不但治愈率百分之百,而且收取的费用也比医院要低得太多。
现在去医院看病,无论你是否住院,只要症状不是太明显的病,按照正规的流程,最起码得检查血常规。稍微严重点,得打CT,甚至做核磁共振。
这些检查、化验所产生的费用,可能是药品的几倍之多。更别说输液、住院的各种费用了。
而任逍遥看病,除了诊断费和自购药品的花费之外,再无任何费用。
人不遭罪,钱也不遭罪。
如此一来,闻风而至者,自然是越来越多。
……
有些病症虽然不致命,但却不易治疗,得靠病人、病属相互配合。如果病人不听医嘱,根本就无法治愈。
这样的病症很多,比如十大职场病之五----接锅成仁。
这种病,在职场中极为常见。
“人在格间坐,锅从天际来。”
“锅不在重,砸中就行;手不在稳,接到则灵。”
这些坊间传言,真实反映了“甩锅佬”和“接锅侠”们的现实心态。
无论是公司,还是领导,都不可能不犯错。
有错就会有“锅”,有“锅”就得有人接。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接“锅”的总是你?
就像沙和尚问猪八戒一样:“二师兄,为什么总是你牵马我挑担?咱哥俩换换成么?”
……
“接锅侠”通常会具备两大特点:
一是太敏感,以至于常常过度自省。
本来事情与你关系不大,可你却“不做贼也心虚”,不分青红皂白的狂揽“生意”----
唉呀,对不起!是我没有多做一些活。
都是我的错,应该多提醒几遍的。
还以为这点事,他能做好的。因为我手头还有其他工作,就没有跟进,没想到竟然出了纰漏。
二是太温顺,常常不与人争辩。
“争功推过”,在职场中乃是常见之事。
如果是有利可图的大好事,自然是争先恐后地往前凑。
而一旦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