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烧钱时代(第1/2页)重生铸梦

    归根结底,络只是一个媒介,或者工具,真正的络经济,是利用络工具的便捷性,产生价值。

    这就好比一把刀,磨得再锋利,不杀人不割肉,也没有意义。充其量只能作为‘艺术品’,如果这把刀是‘络站’,那么就连当艺术品的价值都不存在---因为站太多了。

    泽阅率先亮剑,掏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刀子,要杀谁不言而喻。

    同行业中的另外两家站着实被这把刀吓住了,想不接招都不行,人家刀子已经磨得噌亮,不想伸出脖子老老实实挨一刀被放血,就只能下血,去磨一磨自己的那把刀。

    起点和浣剑照葫芦画瓢,也使用了打赏制度。

    如果时间提前一个月,这两家站中,任何一家在业内率先创立打赏制度,效果都不会比泽阅推出打赏时候带来的轰动效应差。

    问题就在于时间。

    时间就是商机,时间就是金钱,一步慢,步步慢,对于泽阅而言,打赏功能已经成为过去时,在泽阅的勤奋写作奖面前,这两家匆匆上线的打赏制度,吸引力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根不足以扭转颓势。

    迫不得已之下,起点用了一个‘梯次字数奖励’制度,即写满二十万字,一次性奖励两百块,五十万字,五百块。

    上辈子,起点没这项福利,完是被新生的泽阅中文逼的没办法了,咬牙放血。

    这个手笔不算,几乎可以赶得上泽阅的勤奋写作奖了,果然比较有效的制止了作者流逝的趋势。

    浣剑就比较有意思了,出了个搞笑的公告。

    “为了保障广大写手的利益,浣剑正在研究写手福利制度,请大家耐心等待”

    这颇有点‘想套狼,又舍不得孩子’的味道,眼看着读者大量流失,不能再无动于衷,可实在又拿不出多少钱,就只能先画一个大饼来安一安读者们的心。

    浣剑内部作者们啼笑皆非,甚至出现了不少骂娘的声音,要不是浣剑目前依旧拥有国内最庞大的读者群,估计会有一大批写手出走。

    两家站的应对虽然不能完压制泽阅,但还是一定程度上,跟风模仿,的确抑制了泽阅的发展。编辑部那边的工作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新作者少了,编辑部自然就轻松。

    赵泽君考虑之后,决定提前发放勤奋写作奖。

    三个月一发,变成一个月一发!

    效果明显,三百块钱不多,可真金白银发下去,像是在炉子里加了一把柴火,编辑部再次忙碌起来!

    浣剑终于抛出了一个瘦弱不堪的孩子去套狼:在浣剑写作超过半年的写手,每个人一次性奖励两百块,超过一年,一次性奖励五百。

    泽阅强势介入,近乎土豪式的砸钱方式,逼的两家站措手不及,国内络行业,提前十年,进入了烧钱模式。

    不过和赵泽君闲庭信步般发钱不同,另外两家站都被这场烧钱大战搞的焦头烂额,财务都捉襟见肘。

    在络行业,这两家站还真没办法和赵泽君比财大气粗。

    泽阅中文身的资金,大概不比起点和浣剑多到哪去,要是咬咬牙拿一百万一次性砸下去,大家都拿得起。

    问题是,这一百多万拿出来,另外两家站会吐血,而赵泽君压根无所谓,他不仅手头有钱,后面还有个泽建建筑公司,随时准备输血。

    军子的出租房,就在泽阅公司下面一层,除了赵泽君,没人知道一楼住着一个赵总的真正心腹,军子定时会把泽建公司的报表送给赵泽君。离开宜江市之后,泽建承建了菜市场扩建和商场的装修项目,进行的还算是顺利,大概是之前泽建名声在外,合作方在款项问题上一点儿都没含糊,资金很充裕。

    这天赵泽君刚下课,就回到了自己的出租房里,泽建那边报过来一件事。

    这事,还是当初在高岗村救灾时候遗留下来的问题。

    ……

    在目前的络经济中,络总得还属于边缘化的一块蛋糕,并不是太受重视。

    不过最近的三国大战,倒是引起了一些媒体的注意。

    国内三大门户站之一的易,有个叫做‘络观察室’的节目,定期会邀请一些学者专家和业内人士,讨论和络经济相关的热门话题。

    今天络观察室的话题,就是关于络。

    “欢迎我们的客座嘉宾,首都商院的王教授。王教授你好,近期络上忽然出现了一股络热潮,各种络站营运而生,很多传统作家认为络低俗平庸,您对此有什么观点?”

    “主持人你好。我不是从事文学研究的,所以没有办法去评论络身的水准,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存在即合理,络流行,明了市场对此有需求。刚才你到一大批站因运而生,我倒是专门做了些调查。目前国内最顶尖的三家站,浣剑书盟、起点中文和泽阅中文,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相互竞争激烈,这三家站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作者读者,硝烟味十足。”

    “那么您怎么看待这种竞争呢?”

    “竞争在所难免,络的基石就是作者和读者;但在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