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好友圈子(第1/2页)重生铸梦

    贴吧圈子,其实是百度贴吧在5年左右的一个创意,对某个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加入对应的‘圈子’,圈子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个人空间,用户在个人空间帖,可以和圈子里的圈友共享。

    不过百度并没有把‘圈子’做大,相反,几年后取消了圈子功能。

    从描述里就能看出来,贴吧圈子和5年出现的QQ空间一样,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挥的‘个人空间’,但是又通过共同的话题,把圈友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社交络’。

    事实上,百度推出圈子,就是受到火爆一时的QQ空间启,甚至有那么点和QQ空间竞争的味道。

    赵泽君最初就专门研究过贴吧圈子,创意很好,但是走错了方向。

    百度贴吧圈子的主要功能,还是针对某一个‘话题’,用一个话题来吸引同样感兴趣的人。

    这点和贴吧身是重复的,贴吧就是把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集中在一起,圈子的出现,和之前的贴吧‘连接用户’的方式质上是一样的,无非是多出了一个‘个人空间’,偏偏百度并没有把个人空间做好,根不如腾讯的QQ空间更能彰显个性。

    该有的没有,该强的不强,导致百度圈子沦为四不像,最后惨淡收场。

    所以,想要在贴吧的基础上建立贴吧圈子,要避免走百度贴吧圈子的老路,和普通的话题贴吧有所区别。

    话题贴吧是通过一个中心点,所有人围绕着这个‘中心点’转;比如大家都喜欢的明星,都热爱的某种文化,甚至是一部电影,一歌。

    那么贴吧圈子呢?如何组成一个圈子?

    赵泽君的想法并不复杂,所谓的‘圈子’身还是一个个具体的贴吧,但不再用‘话题’连接,而是用‘关系’连接。

    所谓的关系,就是腾讯QQ的好友关系。

    “我的想法是,QQ用户可以用QQ账号登贴吧,创建自己的圈子,圈子可以邀请QQ列表中的好友加入,简单来,就是‘好友’圈子。加入圈子的好友,还可以继续拉自己的好友加入,制造出没有边界阻碍,传染病一样的传播模式,利用贴吧技术和QQ好友关系,建立起状的用户生态圈,这确保了圈子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壮大,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由于加入圈子的,都是好友,或者好友的好友,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人都有着部分共同话题,所以不存在圈子冷场的可能性……

    同时,‘圈子’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面,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更多的‘朋友’面前,展现自己,满足了用户自我表现的**……

    最后一点,任何用户一旦加入圈子,他和腾讯QQ以及贴吧之间的粘合度就会变得更加密切……”

    ……

    赵泽君用了一个多时,仔细的和曾总描述了他构建的贴吧圈子模式,曾总从头到尾一直很认真的倾听,偶尔会带着些疑惑稍稍打断他,和他谈论几句。

    赵泽君得口渴,拿起矿泉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松开了一颗衬衫领口扣子,最后总结:“曾总,腾讯的‘社交络’其实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络中的每个节点,简单来,就是用户,用户多,节点多,这张就大;那么第二,就是要用各种各样的‘联系’,把这些节点联系起来,编制一张大,社交。我构思的贴吧圈子,就是按照这个思路,为腾讯提供的一个让点变成织的方式。如果您觉得这张有价值,那么我们就有合作的基础。”

    曾总沉默不语。

    这张,何止是有价值,对于腾讯,简直是价值连城!

    在经过第一次络经济寒冬之后,所有的互联企业都把目光从之前的做流量上,放大到了流量和粘合度并重展。

    仅仅有流量,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除非是那种做出流量就倒手买掉的互联公司,任何一个有着长期规划的互联企业,都在思考怎么样加大用户的粘合度。

    只有用户粘合度提高,流量才能产生价值,粘合度高,流量的价值就大。

    打个恰当的比方,为什么烟草业赚钱,因为这玩意上瘾,用户的粘合度高到离谱。

    之前的QQ好友,其实就是在做粘合度。

    而赵泽君的贴吧圈子功能,把粘合度的范围和深度都挖掘到了极致。

    试想,一个用户平时和朋友聊天,用的是QQ软件,和一群朋友在络上的互动,用的是用QQ账号登6的贴吧圈子,他所有的社会关系,日常的络社交,几乎都通过腾讯的工具进行,和腾讯的粘合度就可想而知。

    “况且,贴吧圈子不仅仅是做粘合度,同样在做流量。”赵泽君顿了顿,补充:“腾讯在国目前只有一个亿的注册量,一个QQ用户有了圈子之后,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朋友加入圈子,那先一点,对方就必须有QQ号,如果没有QQ号,简单,注册一个。我想每个人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的,只要他在社会中生存,一定会遇到各种朋友‘圈子’,所以我敢肯定一点……”

    “只要这个人上,就一定会成为QQ用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