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买地(第1/2页)故乡明月照归路

    闹腾了一早上,在人们的纷纷猜测中,木青拿着几张图纸去了老榆庄。木香和木安可去帮叔伯们收庄稼——天已经阴上来了,庄稼遭了雨可就坏了。至于老王氏家的,哼!管他们去死!

    忙了几天,地里的庄稼都回收的差不多了,还没等脱粒、晾晒,秋雨就开始飘飘洒洒地落下来了。

    记得上辈子好像也是这样,每到庄稼成熟或播种的时候就要下连阴雨,农民们又急又恨,一面诅咒着老天一面又跪拜着老天,所以“抢收抢种”是一点都不得散漫的。今年还好,全村大多都收完了,除了老王氏一家和刘大饼子一家。两家因为“触犯了神灵”受了惊吓,就耽搁了一天,后来干活的时候也是少精神缺力气的,这不,还有一多半就没收回来。

    老王氏已是连着两次被“神灵”惩罚过的人了,行事低调了许多,不敢高声咒骂,只是低声骂几个小崽子胳膊肘往外拐,自己亲叔叔不帮去帮那几个远房的。

    与她家相比,刘大大饼子这几天都是恍恍惚惚的,他很奇怪,自己那天怎么会头上一痛就晕倒了?而且醒来就成了那个样子,莫非自己的所作所为真的有什么不妥以至于让神灵降下惩罚?现在他老婆张氏晚上一个人连茅房都不敢去了,没事就跪在当屋供桌前念叨着神仙保佑什么的。

    正当他们在疑神疑鬼的时候,李石头上门来了。

    李石头一来,就先把张大嘴支了出去,和刘大饼头对着头低声商议了半天,彼此心里都有了个大概,那就是不能再去招惹木家姐弟了,或许那一家是受神灵眷顾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才受到了惩罚。

    最后两人决定,先看着吧,老王氏和木河是不会消停的,他们一定会再去找人姐弟晦气的,是真是假到时候就有分晓了。

    在雨声中,中秋节到了,也就在这天,木青和几个堂叔伯们拿着礼物去了村长田喜来家,直言要买下靠山根的那一片荒地。

    “你买地?”有钱了?

    “是的,村长爷爷。”

    “你就是买,也要买些好地,这块地净石头块儿,连草都不长,你买了有什么用?”

    “是盖房子的,我们不能老在四爷爷家住。”

    “噢!盖房子呀?”看来是真遇到贵人了,“那地方可是到村外了,太荒凉了。”

    自己和姐姐也是这么认为的,怎奈有个强势的妹妹呢?木安可给出的解释是远离人多的地方,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了。这一点,木青也同意,妹子身上有秘密,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弟弟妹妹都同意了,木香只好也同意了。

    “这个,我和姐姐也商量了,还是住的远一些吧,省得惹麻烦。”

    听到这里,田喜来就知道是在说老王氏了,不由得一阵心烦,最近是怎么了?蹊跷怪事接连不断地发生,而且回回都有老王氏!莫非真是老天看不惯她苛刻几个孤苦无依的孤儿所以在惩罚她?自己以前偏向过她,会不会也受牵连呢?他不敢再往下想,就笑了笑,温和地说:“既然这样,那就趁着下雨天都在家,就去把地给你量了。”

    说办就办,几位叔伯们分头叫人,不外乎是村中德高望重,有了些岁数的老人。他们本来都以为量够盖几间房子的地块就行了,没想到的是,木青竟然量了那么大的地方,还包括一个有泉水的小山包。披蓑戴笠的人们量了一上午,得出总数共是二十五亩多。

    众人惊诧,几位叔伯帮着说好话,田村长又心怀愧疚,作好作歹的,最后敲定十两银子。

    可这也不少了!木香当初不是卖了十两吗?难道那钱是让他们姐弟得走了?按老王氏的作风,这个设想基本不存在!这么说来,他们说的木峰的结义兄弟给的是真的了。

    中午木青请大家去家里吃饭,顺便就把中秋节给过了。

    饭桌上,所有的人都对着木青口中的“粗茶淡饭,不成敬意”直咧嘴:娘哎!满桌的鸡鸭鱼肉叫你这样说出来我们都快没脸坐下了。

    酒足饭饱,木青取出十两雪花纹银当面称好付于田喜来,随后又取出两吊铜钱说是让村长爷爷衙门里上下打点用的,众人纷纷夸赞木青长大了,懂事了。田村长更是笑眯了眼:衙门打点一吊钱足够了,自己还能落下一吊,一吊就是一千文,比老王氏的二十文二十个鸡蛋差了多远啊?今后偏心的地儿可就要挪挪了,所以直拍胸脯说放心吧,村长爷爷一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木安可在灶房里吃着饭,听着堂屋里的欢声笑语对木香说:“姐,你做的菜真好吃,你看他们一个个都高兴的。”

    “好吃,当然好吃了!”木香瞪着她,没好气地说,“割两斤肉,称几斤白面就能办的事,非要花这么多钱,大鱼大肉的,他们能不高兴吗?你去问问,刘地主家大闺女定亲的席面都没这么大方过。”

    “姐,你又来了,”木安可啃着鸡翅膀,含糊不清地说,“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这该花的钱就得大大方方的花出去,让他们都记住了,下次再办事他们就会让你省下更多的钱,还会反过来说你会做人,这不更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