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人情世故(第1/2页)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如何回礼?
其实根本没什么悬念。
就是关有寿不在家,叶秀荷也知道等价对待。
更别说她始终抱着善念,始终认为他人待我一分,我还人三分。
马三憋家给了鲜新肉,她就给回人家腊肉给了大米,她就给回白面给了大鹅,她就给回猪肉。
剩下的狼皮,想了马大丫兄妹几个薄薄的袄子,叶秀荷终究咬咬牙把剩下的五斤棉花全给了。
最后,等关平安要走,心软的她又放上一匹土布。
见到东西,马三憋夫妻俩人哭笑不得。他们还不如空手上门,现在岂不是人情越欠越多啊。
还是马大丫率先开口,“爹,娘,往后的日子还长呢,先收了吧,我们几个都会记住关三婶恩情。”
马三憋夫妻俩人相视一眼。
他媳妇暗自叹了口气,微微点头,“你们几个在外面别乱说话。”
“知道,说了会给关三叔添麻烦。”
“娘,我们懂的。”
马三憋媳妇看着五女一子,笑了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们不仅要感恩,以后也要学会多做善事。”
“好。”
“多看多学,少说不说。”
不说马三憋媳妇是如何教育孩子们,就说送完东西的关平安拉着她的小推车,不如说是抬着。
这样可不行。
忙得快抽的关平安又多了一件事。
每天一早,她的慢跑时间改成了拖着一把铁铲,开始铲路上的积雪。当然,你让她清理通往老院的毛道。
压根不可能。
赵老爷子实在看不过眼,一夜过后,堆积地积雪能把你给埋了,瞧你作的那咋办?孩子有善心还拦啊?
他立即背上转身回家,双眼一瞪,往孙子赵传清的腿上一踢,连带着他的重孙小铁蛋都亲自上马。
于是,马六屯轰轰烈烈的清雪小队伍正式成立。
这下子,有一个算一个,谁都逃不了。
没过两天,小队伍逐步扩大。
可把马大队长喜得嘞,为了奖励这帮孩子们,他马上想起一件事。
“赵叔,你觉得办个小学咋样?”
“不咋样。”
“咋说?”
“一,咱们山里孩子还是得时常跑跑锻炼身子骨二,办了小学是让孩子们不用再受累,可不出去走走咋长见识三,咱一个屯子的孩子在外才能更团结四,还有很多,要不要都说?”
马队长连连摇头。
老爷子这么一说,一通百通,他还能不懂?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走出去自然认识的人多了,圈子就大了。
罢了。
这事就揭过不提。
“那仨个快要回来了吧?”
马队长摇摇头,“还没,说是这里学好了,还要上哪接着学。我也不懂,他们说过两天有时间会抽空回来一趟。”
“这些臭小子,整得比那些首长还忙。”赵老爷子嫌弃地翻了个白眼,“应该是被拉到哪儿去打下手。”
“我琢磨也是这个意思,各个满脸长了胡茬子,瘦了一圈都不敢回家。嘿嘿……当我没说哈。”
赵老爷子不以为然地摇头直笑。越累越是有希望被重用,怕就怕他们几个连个样子货都玩不了。
得到大孙子的消息,老爷子再扯了几句,赶紧转身回家。那一对老的老,小的小可心心念念这事。
要不然明知没啥事,自个才不开口有损威风呢。
东屋。
一对老的老,小的小,还是在捏着绣花针。
赵老爷子每次见到小丫头翘起兰花指捏着绣花针,他都忍不住抽抽嘴角,违和,实在忒违和有没有?
他宁愿小丫头去蹬几腿,都不想见到这一幕。明明是练武的料,却搞这些小名堂,都是老伴闲的。
还说啥练性子。
你咋不用一根绳子绑着孩子?
“咳咳”赵老爷子清了清嗓子,“练过桩啦?”
“嗯那。”
“好好说话。会戳几针就行,别学细声细气说话,会吓坏你老子的。”
赵老太太乐得直笑。
“笑啥?”
笑你也放柔声音呗。
“太爷爷,是不是我爹有信啦?”
“想知道啊?”
关平安哪顾得上再戳几针,要不是老太太规定她教导时间内要举止斯文,她早就扔了针扑过去。
赵老爷子见她转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却微微点头,哎哟……这个别扭得嘞他都当太爷爷的人了。
绝对不是怕媳妇!
“你爹他们可享福了,说是各个都胖了不说,还能到处玩。小丫头你就甭担心他,你老子厉害啊。”
关平安乐得咯咯直笑,小脑袋更是如同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一时破功,赫然忘了老太太吩咐。
老爷子得意地朝老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