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悲凉秋(第1/2页)刀试天下

    英贤书院的青石山道上,黄叶随着夜里的秋霜悄悄潜入,满满遮掩了山道的枯燥单调,眸里梦中一片金黄,缀着未消的青霜,清盈,斑斓璀璨,在清晨的阳光下淌出秋的美妙。uukla

    不似秋风萧瑟天,一片金黄,暖了人间。

    “唉,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好麻烦啊!”

    山道间,四人缓缓行来,望着铺满黄叶青霜的山道,赵千山摇了摇头,显得颇为无奈。

    “是啊,虽是四季美景连碧天,秋意萧萧满人间,但这样的秋意秋景,年年看,年年见,见多了也确实无聊啊!”

    宁子逸拍了拍赵千山的肩膀,感叹道:“难得你我意见相同啊!”

    “哼,白脸,我们的意见可不相同,听清啊,我的是麻烦,你的是无聊!”赵千山拍掉肩膀上宁子逸搭着的手,冷哼道。

    “呵呵,麻烦可不就是无聊吗?石头人的脑子也是石头做的,啧啧,还真一窍不通啊!”宁子逸望着赵千山,笑呵呵道。

    “白脸,你是不是想打架啊?”赵千山扔下手中的扫帚,挽起衣袖,满脸凶狠地望着宁子逸。

    “唉……”宁子逸摇摇头,脸上显出惋惜之意,叹道:“不过,没有理,就诉诸武力,古之圣贤所谓的以理服人,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以力服人,北方的那群蛮子也就这样了吧!”

    “哼哼,理是给讲道理的人听的,像你这种只知道诡辩的白脸,是不配听理讲理的,也听不懂。”着,赵千山扬了扬拳头,“只有这个,才能让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理儿!”

    “好了,洛师兄已经开始清理落叶了,如果你们还在这里偷懒的话,恐怕……”唐笑风话音未落,眼前人影一闪,宁子逸便出现在他身边,搂住他的肩膀道:“风啊,我可没有偷懒,我只是在教那个蛮子什么是理,如何做个斯文人呢!”

    赵千山再次冷哼一声,正欲上前辩驳,忽然感觉到山道间冷冷的眸光,下意识缩了缩肩膀,拿起身边的扫帚,跑到洛溪言的身旁,谄笑道:“师兄,我来帮你!”

    “没骨气!”

    望着一溜烟没影的赵千山,宁子逸耸了耸肩嘲讽道,然而话音刚落,就见到洛溪言清冷肃然的眸光,顿时哑然,乖乖的拿起手中的扫帚,清扫起山道间的落叶来。

    唐笑风轻笑着摇了摇头,看着铺满青石山道的黄叶和青霜,长长叹了口气。

    实话,打扫山道,确实是件无聊和麻烦的事。因为年年如此,再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无聊,况且,打扫山道,就不是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儿。

    不是有意思的事儿,但却不能否认,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每年的十一月初十,是英贤书院的院纪日,这一天,既是当年太祖皇帝劈山立祠祭奠英魂之日,也是百年后太宗皇帝立英贤延英才之日。所以每年的十一月初十,英贤书院都会对外开放,让西流百姓得以祭拜古之英魂,让所有士子学者瞻仰古之先贤。

    英贤书院有过辉煌荣光,据闻当年英贤院纪时,宾客盈室,络绎不绝,从山顶到山脚,处处地地都是人,经月不绝。不过现在,每年只有山下集镇的西流老人,还记得英贤山,记得山上的书院,记得当年西流城外、英贤山中的不屈英魂,也只有他们才会来英贤书院转转,和大先生、先生聊一聊那些故事,一当年旧事。

    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先生怕秋霜黄叶湿滑,会伤了山下的老人,便要求唐笑风他们清扫山道上染了青霜的黄叶,为那些或记得或不记得的人,留一条干净安的路。

    山脚通往书院的路只有一条,山道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每年秋季寒霜来时,落叶都会积满山道,一夜一层。枯叶沉淀,青霜铺着,再加上些微陡峭的山道,就是山脚下那些常年浪迹山林、经验丰富的猎户一不心也会滑倒,更不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所以,每年秋季十一月初十的一大早,大先生就会让几个人趁着百姓还未上山时将山道清理干净。

    时候是大先生、先生和邵大叔,现在,则是他们。

    英贤山很高,所以山道也很长,四人都是练武修行之人,体力无虞,但也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才从山顶清理到山脚,回首,漫山的枯黄间,一条青黑道扶摇直上,像是一条跨了千年的沧桑古道,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

    当四人清扫到山脚时,已经有老人提着东西,结伴开始慢慢登山。老人们是山脚村镇的乡民,同样也是西流边军的家属,他们的父亲曾经是边军,他们也曾戍守西流关,就连他们的儿子,现在也在军中服役,一代又一代,一待就是一辈子。所以,那些老人都是独自上山,从来没有子孙陪伴。

    当看到四人后,那些老人都热情地打了打招呼,随后慢慢登山,一步一台阶,缓慢但却坚实。

    “他们是英雄!”

    “是的,他们都是!”

    赵千山喃喃道,宁子逸也回了一句,两人相视一眼,喜欢吵嘴的他们,这次却没有拌嘴和针锋相对。

    因为,他们真的是英雄,默默无名,但却守护着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