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表人才的道士(第1/2页)我若温良,如何为王

    老婆婆收起骨灰罐,慢悠悠朝门外走。

    “婆婆,你去哪里送,不如我们帮你送?”小道士赶紧拿出一把伞。

    “师兄,不要啊,她说有厉鬼,还有妖怪……”胖瘦师弟慌忙阻止。

    “我们做道士的就是要斩妖除魔,驱鬼辟邪,怎么能对别人的危难视而不见?”小道士正气凛然。

    “师兄,还是等师父回来再说……”

    “你们还是留在道观看家吧,跟师父说,我去去就回。”

    两个胖瘦师弟怕苦怕累,还怕鬼,更别提妖怪了,所以这事只能是小道士出手。

    作为一个古道热肠的小道士,他怎么能看着一个孤苦的婆婆被鬼缠身,做这等辛苦的事?

    “小伙子有前途,不怕辛苦?”

    小道士帮忙背着几个骨灰坛,腰弯的厉害。老婆婆打着伞,克制不住的想笑。

    “婆婆,我一个大男人怕什么辛苦?”身上好像背了块石头,小道士一步一步走的艰辛,咬牙说道。

    “小伙子你该锻炼了。”老婆婆健步如飞,瞬间将小道士甩在身后。

    能背的动鬼的人能是普通婆婆吗?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

    “我哪里不锻炼了,我天天锻炼。”他居然还没一个婆婆走得快?这些鬼怎么死了还那么重?

    山高水远,有个人做伴果然没有那么孤独了。

    小道士是个很健谈,很风趣,幽默,妙趣横生的道士。

    他会用树叶吹出乡野小调。

    他会采花编花冠带在他们两个头上。

    他会画错误百出,驱不了鬼的驱鬼符文。

    他会艰难,艰辛,艰苦卓绝的打一个半个的小妖小怪。

    他会烤兔子,炖山鸡,采蘑菇,拔野菜,摘野果,抓鱼搂虾,他还能在山野间把简单的野味翻出花来吃。

    当然一路之上小道士说得最多的是他那两个师父和师弟。

    他说,冬天的时候,他们两个师父就带着他们三个徒弟下山打醮,求福禳灾,为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那场面又热闹,又壮观,又有口福,倍儿有面。

    他说他那两个师父除了会打醮,做法事,还是远近闻名的神算,什么紫微斗数,八字排盘,什么观人眉宇,占卜星象,什么堪舆风水,趋吉避凶,总之没有师父不会的。

    他说他记忆最深刻是他小的时候遇到一个和尚。

    这个和尚跟两个师父说他与佛有缘,让两个师父舍了他,也好成就一代高僧。

    两个师父看着自己三徒弟,这三徒弟一个胖的没了眼,一个瘦的像只猴,越发衬托的他们大徒弟,也就是他风姿卓越,一表人才。

    你丫的这和尚来踢场就来踢场,你还来挖墙脚?

    于是两位师父和那和尚开始了夷夏之辨。

    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

    乱世菩萨不问事,老道背剑救沧桑。

    六道轮回苦,儿孙娶祖母,猪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

    我呸,你个假和尚竟敢来诓骗我徒弟,找打。

    这论辩倒是没论几句,打架倒是打了一天。

    他们三个徒弟观战喝彩喝的口干舌燥,两个师父打架打的鼻血横流,鼻青脸肿,胳膊疼腿疼。

    他说他为什么会独独对这个和尚印象深刻呢?

    因为从那一天起,师父们发狠了让他们好好练功,等将来替师父们挣回面子。

    累啊,苦啊,疼啊,饿啊,十年如一日的练功,才让他可以帮忙背得动这些冤魂,打得过妖怪。

    老婆婆笑,很有人间烟火气的小道士,注定出不了家的。

    小道士感觉自己累断了腰,终于找到了几个冤魂的家。

    这些冤魂都是来自一个村子,自然好找一些,可是剩下那个赶尸人的冤魂就有点远了。

    老婆婆身子佝偻的那么厉害,他怎能嫌路远就不干了?

    况且山高水远,遇到强盗怎么办?遇到土匪怎么办?遇到妖怪怎么办?

    小道士满腔热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他既然答应了要帮助老婆婆,哪怕走遍千山万水,他也要帮人帮到底。

    其实他虽然是个道士,可也是个一表人才的道士,又自小跟着师父摸爬滚打,也是有不少妙龄少女暗戳戳的朝他身上抛花的,哪里会不晓得这个婆婆根本不是婆婆。

    自从她第一次冲着他笑的时候,他就知道她是个小姑娘,老婆婆的眼睛怎么会那么明亮,好看又调皮?

    像这么一个眼睛好看的小姑娘身背着恶鬼行走在荒山野岭,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姑娘,就算他本事不济,也得搭把手不是。

    这个小姑娘学着老婆婆走路,学着老婆婆说话,小道士长小道士短,指挥着他手忙脚乱。

    可是小姑娘就是小姑娘。

    小姑娘喜欢吃糖葫芦,小姑娘喜欢吃甜甜的点心,香香的水果,热乎乎的烤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