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五四章:臣冤枉啊!(第2/2页)壮哉大唐驸马
重交待道:“《法律》的每一条每一款都是治国良策,由于今天详谈太多内容,我都没时间细细体悟,明日早朝,看你的了!”
“舅舅尽管放心吧!”
柴令武自信一笑,律法制度的订制,有人获利,自然也有人利益受损。
获利者支持,利益受损的人自然反对。
两种不同观点自然需要经过一番辩论,方才能够判断谁胜谁负、孰弱孰强。
李世民虽然知道柴令武的《法律》好,也打算一一兑现,但他毕竟不是一言堂的帝王。每一项制度的制定,他都不会随便开口表面观点,直到重臣商议出一个对错,他才会做出最后的选择。
柴令武的《法律》涉及到大唐的整个政治体系,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他已经料到明天的朝会上必然会有一番热闹,所以让柴令武多做准备。
被宫女送到客房后,柴令武这才躺在床上静思。想着如何去打明天的那一战。他编写的《法律》,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一些制度对于大唐君臣来说虽然新奇,但那些内容无不上因为实用才衍生出来的产物。
而且贞观王朝的文武大臣,大多是目光长远的良臣名将,这些制度应该不会引发多少争论。真正要辩论的或许就是‘义务教育’这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