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回报率与阶级(第1/2页)神豪宁败家

    “……”

    “……”

    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宁晏脑子里面闪过了很多种不同的念头。

    不知道为什么,全是皮皮的。

    比如:

    ‘可能是看我闲?’

    ‘怕我忘了农村长什么样?’

    ‘体验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贫困,早年间家里对你算是好的了,都没带这么过分的。’

    ‘要懂得珍惜?’

    ‘在嫌弃自己花不完规定消费额度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还有人连钱都没得花,也没地方花出去。’

    ‘……’

    纯粹是一些下意识的念头。

    宁晏发④,这些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毕竟是——

    脑子:我懂了。

    身体:你行你上。

    沉吟片刻,宁晏迟疑着说道:“做事要有始有终?”

    “或者是亲身体验一下角落里的贫穷?”

    宁晏心里没底。

    实在的说,下午的行程不算仓促,前后鲜明的对比很激烈,让宁晏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这也是为什么他忽然变得话多,还开始点评的缘故。

    不管经历了多少事情,不变的是,宁晏才是一个双十一年华的小伙子。

    对事务判断的片面性,是很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受到大量的实质性的冲击时。

    这也是为什么宁晏会忽然决定回家的缘故。

    宁晏说完后,赶紧看向宁万强,却见宁万强的表情有些奇怪。

    有那么一种宁晏是不是在逗他的意味在里面。

    “看起来,你有较深的疑惑。”宁万强收回目光,道。

    没有人会不产生疑惑。

    宁万强自己都不例外。

    这不令人意外。

    所以宁万强道:“你可以说出来看看。”

    坐在一旁的颜芷和坐在更一旁的吴忧也用类似于期待的目光看向了宁晏。

    她们,本来就有为宁晏解答疑惑的工作量在身上。

    宁晏深吸了口气。

    “那我说了,先声明,我还没来得及整理自己的思绪,所以可能听起来有点乱。”

    颜芷眨了眨眼睛表示知道。

    吴忧不动声色。

    宁万强点点头。

    宁晏舒了口气,道。

    “去往大坪坝小学的干道的坑坑洼洼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以为这种超出想象范围的事情也就这样,但很遗憾,这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我看到了大坪坝小学覆盖范围内的村民们对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尽管我没见过这些村民,也就是见到了一个传授过只是的老校长。”

    “但我依旧有一种感觉,他们可能很多时候确实是在地里刨食,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接触过外界。”

    “所以才会在学校建设完成后,立马送自己的孩子去。”

    “这就说明,他们的思想其实没那么落后。”

    说到这里的时候,宁晏顿了顿。

    “这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这些没有学校,甚至被放弃建设学校的地方,就是因为像网络上说得那样当地人们思想的贫穷,导致的结果。”

    “尽管对于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我的看法始终在发生改变,但我认为至少在现在看来,没有任何人否认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要性。”

    “但就我所知,当地的村民建设学校的意愿应该不够强烈,至少没有强烈的争取。”

    “又或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要素影响了这件事情,但我始终相信,这类型的要素应该不至于影响这么漫长。”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去到了浅塘小学,空荡荡的校园,反而让我有机会慢慢看建设的结果,总体而言是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

    “只遇到一个忘记带笔回家的孩子。”

    “从娃儿的嘴里,看得出来办学的各方面都还是很踏实的,也就是说,同样的疑惑加重了。”

    “等到湘佳小学时,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总而言之,不同的地方产生的疑惑,其实大概是一个分类的,也算是为什么会思想贫穷。”

    宁晏一口气将自己见到这些事物时的疑惑说了出来。

    因为这些疑惑,宁晏特地让颜芷帮忙找了相关的资料汇总。

    就当今来说,其实是网上被放大化的观点让大多数的人产生了误会。

    印象中贫困的大西北和黔西南,因为资源的流动性,和国家级的战略影响,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模样了。

    很多地方的经济已经开始了大幅度的发展。

    连带着的,在各方面的力量下,国内的失学儿童比例已经下降到了很低的一个程度。

    只不过考虑到人口规模,让失学儿童有学可上,还需要投入一部分的资源,重点是教师资源。

    也就是说,反而校舍的建设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