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2/2页)全球战国

    至于说您体验过后,觉得这扇换了玻璃的窗户采光很好。然后看着其他还是贴着窗纸的窗户很不顺眼,想要把所有的窗户都装上玻璃……哎呀,这个价钱嘛,我们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所以,从这一年的四月玻璃上市开始,到现在六月初,光是玻璃这一块,就已经给朱由栋提供了近十万两的现金。而且,玻璃除了做窗户,其他的用途简直不要太多。此外,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正在赶来的路上,到时候整个大明的市场铺开了,这利润?啧啧啧……

    朱由栋大致的推算了一下,如果镜子近期也上市,加上红河庄以前的那些产出。然后加上最近庄子里还在鼓捣的牙膏(有了甘油牙膏已经不远)、牙刷(猪鬃现在在庄子也多得不得了)。在现有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大概有了接近三百万两的收入。

    (目前世界公认的牙刷发明者,是明朝的孝宗皇帝朱佑樘。但此时的牙刷无法流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猪鬃没有漂白,直接用来刷牙观感实在太差。)

    这三百万两银子里,万历有两成,慈庆宫有一成,宁远伯府、英国公府各有一成。另外给慈宁宫、部分老师的分润以及各项成本什么的大概要占两成。如此算下来,朱由栋一年下来大概有九十到一百万左右的纯利润。

    这点钱,虽说比起现在大明朝廷每年只有五百多万两白银的现金收入已经很可观了,但朱由栋还是觉得少。

    正好这段时间朝鲜的工匠到了,曹化淳在黄河灾区买的孤儿们也到了。庄子里虽然把大量的良田用来修了住宿楼,但还是显得有些拥挤了。所以这个时候,扩张地盘,增加产能也是时候了。

    “皇爷爷,账目上呢大概就是这么回事。这样算下来,孙儿今年应该能给内库补充五十到六十万两的银子。”

    “嗯,好,好啊!朕的乖孙,你可比你父亲能为皇爷爷分忧多了。”

    “皇爷爷,孙儿有个请求。”

    “讲!”

    “红河庄呢,现在能够容纳的工人,能够修建的工坊都已经到了极限。所以,若是还想挣更多的钱,必须得扩充地盘了。”

    “嘶~~”兴奋的搓搓手,万历市侩的对朱由栋拍了拍肩膀:“爷爷把红河庄附近的三个,不,五个皇庄全都给你如何?反正这些庄子一年顶天也就千把两银子的收入。以我家栋儿的本事,这些庄子到了你的手里,呵呵呵~~~”

    “皇爷爷,孙儿不想要庄子了。”

    “这是为何?”

    “有两点,一是这些庄子都是上好的良田,全都毁了用来建厂房多少有些可惜。另一方面,孙儿的产业会越做越大,各种产业垃圾导致的污染也会越来越重。而红河庄位于昌平州内,离天寿山太近了(明代皇家陵园所在地)。”

    “嗯,你说的倒也是。这么说,你是想搬远一点咯?你想搬到哪里?”

    “若是皇爷爷允准,孙儿想把庄子里的产业整体搬到天津卫。”

    混吃等死说

    感谢小落寞,逐日2005,品味川渝,生下来就看书,GT雄心五位书友的打赏。

    特别致谢逐日2005书友,两年多来,我的两部书都受您照顾许多。

    承蒙各位书友这一周以来的大力支持,我们这本书上周的推荐票和收藏都上涨得不错,因此起点又给了下周的历史强推。如果能在历史强推的十本书中,收藏和推荐继续维持强势,那么本书将突破历史分类,冲到起点站的首页推荐或者是三江。收藏的事,主要是我要负责保证书的质量,也拜托各位书友多帮忙推广。而推荐票的事,再次恳切的拜托大家了。我知道很多书友都有给多本书投票的习惯,但下周是决定本书命运的一周(冲不出历史大区就别想火了)。请大家把手里的推荐票集中起来投给本书,咬牙坚持一周!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