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这一定是体制问题(第2/4页)战国万人敌

府独立于吴国之内。”

    “子羽,我探听到一个消息,想不想知道?花甲宴之后,幕府有大动作。”

    天天跟咸鱼腌肉打交道的胥主任一脸微妙,笑嘻嘻地看着魏羽。

    “你个咸鱼运输办公室主任,倒是消息灵通。”

    一旁滑板笑了笑,伸出手指点了点胥飞,又转过头看着魏羽,“子羽,我家老祖也有指示,秋收之前,淮水伯府确有大动作。”

    “大动作”

    关于“大动作”这个词,也是因为幕府官吏说得顺口,这才形成了新名词。

    “秋收之前,便是伐楚。”

    魏羽说罢,看了看胥飞,又看了看滑板,“能让仲平这般郑重,想必不只是伐楚。”

    “不错,于幕府而言,伐楚不过是小事。”

    难得乖巧的胥飞拎起茶壶,给友朋一一倒了茶,在座的人中,除了魏羽、滑板之外,千乘高氏的人也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秦国子车氏、赵氏以及楚国的白氏、陈国陈氏、蔡国蔡氏,这些年轻人在各自老家或者家族,都算不上最顶尖的人才,但也的的确确不是庸才。

    到了淮中城做高端工具人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大变,人生际遇的变换,让他们再回到各自的家族中,给家族最顶级的精英做配套,那就没啥意思。

    吸引力极低。

    哪怕是胥飞干着咸鱼运输的工作,可一整套班子下来,整个部门运作是一个闭环,等于说这个部门,就是他要独当一面,绝非模棱两可的多头听命。这种感觉,就类似一个历练多年的剑客,从军之后就能带兵,而非从小卒炮灰做起。

    体会不一样,心境自然也是不一样。

    “子打听到的消息,都是如何?”

    “我听说,淮南欲效仿江阳故事,建制县市。”

    “江阳?”

    “江阳在何处?”

    “江阴对面,便是江阳,亦称海阳。有雷邑、雉邑、鹿邑、东芦市等地,皆是李子所属,乃吴威王在世之时所封。”

    “岂非邗沟以东,多为李子所有?”

    “可以这么说。”

    这么大一块地盘,跟姑苏就隔着一条扬子江,着实有点吓人。

    尤其是那些去过姑苏的,更是明白有了李解手中那么多船,虽然大多数船都没啥意义,但穿梭往来平稳江面,绝对是轻轻松松。

    那么扬子江这个天险,对别人是天险,对李解来说,有意义吗?

    而且江阴邑还是李解的大本营,李解现在还有江阴县令的正式官职,并没有去除。

    来了淮中城这么久,传统精英别的先不提,舆图的认知是大大提高。

    原本需要在绢布上艰难描绘的粗略图,现在用了纸张,可以更加的详尽。

    更重要的是,淮中城的制图手段更复杂也更先进,但只要明白识图之后,就会对地理方位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此时跟着滑板、胥飞等人一起喝茶的列国年轻士子,只要略作思量,就明白刚才的对话,透露出了多大的信息量。

    按照对话所说,李解拥有的地盘,那绝对不仅仅是淮南淮北这些“垃圾”,还有十分靠近吴国核心统治区的土地。

    邗沟两岸或许没有,但邗沟以东广大地区,只要比较淮中城,他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只会越来越富庶,而不是越来越贫瘠。

    桌子上摆满了零嘴儿吃食,其中就有煮熟了之后,黑漆漆的菱角。

    也有白色的菱角,咬开之后,肉质水嫩脆爽,口感并不粉,但是甜,一群聪明人越吃越觉得不简单。

    因为桌子上的菱角,就不是江阴产,而是江阳产。

    江北地区新围垦出来的土地,产量并不高,但是围垦过程中开辟出来的水面,却大量种植水生植物,甚至有些水田,也是种植莲藕、荸荠、茨菰、莼菜,这些产出,以淮中城的特殊加工工艺,同样能够充当冬粮。

    “建制县市”

    魏羽念叨着这四个字,“县市”各分职能,真要是建制县市,那么的的确确是幕府的大动作,对他们来说,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建制县市,最紧缺的不是粮食、人口,而是官吏。

    他们这些人,这些个在淮中城各个部门系统中正在工作的人,就是最佳选择。

    或许“县”这个单位,他们这些后来者,还未必能够进入其中占据高位或者实权部门,但是“市”这个单位,是可以想象的,而且必定有人能够脱颖而出。

    几个晋国人的闲聊,让秦国、齐国、陈国、蔡国等士子也是想入非非。

    秦国子车氏的人尤为明显,他们是武士阶层,作为秦国公族,行政施展跟他们其实关系不大,主要功用就是维护公族然后卖命卖血。

    长期以来就是武斗第一线,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是如此。

    这年头的秦国,版图疆域不可谓不大,但真正的精华区,还是在渭河平原上。

    西域的土地无比广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