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海棠社(第1/2页)红楼大贵族

    “呵呵呵,你倒是好兴致。”

    就在家贾宝玉哼哼唧唧的胡乱“吟诗”之时,王熙凤从对面走了过来,瞧见贾宝玉这番模样,便嘲笑道。

    贾宝玉抬头,望了王熙凤一眼,拱手一拜,问了一声王熙凤从何而来,然后便邀请她同往秋爽斋。

    “算了,你去吧,你们作诗的事我就不掺和了。”

    一听贾宝玉要去秋爽斋,原本还有意与贾宝玉瞎聊几句的王熙凤眼帘一拉,也不说什么,随意一笑摇摆着美臀走了。

    贾宝玉原地转身盯着看了两眼。

    王熙凤这娘儿们果然还是记着仇呢。赵姨娘被赶出府,虽然解了她一时之气,她也没有私底下再去寻找赵姨娘的麻烦,但显然心怀芥蒂,因此迁怒探春

    倒也正常,毕竟才正月里的事,她能这么快就忘干净才奇怪。

    “大嫂子,你快也念念林姐姐写的!”

    贾宝玉走进秋爽斋,顺着长廊来到桐剪秋风门匾之下,还未进门,便听得里面传来湘云高兴的欢呼声。

    他笑着走进去,便听李纨端正谦和的声音念道: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韵,潇湘妃子作: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李纨念得颇为缓慢,每念一句都要顿首,最后叹道:“果然不愧潇湘之名,又是别样一番心肠。”

    抬起头来,正看见贾宝玉,她又笑道:“得,你可算来了,她们说你要是再不来,就不许你入我们的诗社了。”

    众人原本正为黛玉诗稿所倾倒,待听见李纨的声音才纷纷转头。

    “二哥哥!”

    探春和湘云顿时过来拉贾宝玉过去,一番讨伐,大抵上的意思便是说贾宝玉来得太迟,要惩罚他。

    “要不我自罚三杯如何?”贾宝玉从善如流,呵呵笑道。

    “这个时候哪个要你喝酒了,如今诗社已经成了,刚才三姐姐已经做东道,大家开了一社。你既然来迟了,就得罚你多作一首诗。”

    湘云作为诗社的代表,出面否定的贾宝玉的建议。

    贾宝玉笑道:“既然是诗社,需得大家公平公正,既然你们都已经开始评诗了,表示这一社已经完了,岂有为我再燃一炷香的说法?

    既然你们不让我以酒待罚,那我就捐出纹银五十两用作咱们以后诗社的社费之用,以作告罪。然后现在我正式提出入社的恳求,不知你们谁是社长,可能允许我入社呢?”

    “嘻嘻,纨大嫂子是社长。”众人一听贾宝玉如此说,倒也没过多纠缠。

    贾宝玉便对李纨拜道:“不知社长大人可能允许我加入诗社?”

    李纨笑道:“我们起诗社本来就是个玩兴,要是没有你这尊大才子压阵,越发贻笑大方了,我又怎么敢不让你入社?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要入社,需得先有一个号,我才准呢。”

    湘云连忙解释:“我们都有号了,大嫂子自号稻香老农,三姐姐是蕉下客,林姐姐的是三姐姐给取的潇湘妃子,宝姐姐的是大嫂子封的蘅芜君,我和二姐姐都是宝姐姐取的,我的是枕霞旧友,二姐姐是菱洲。”

    贾宝玉一听她们的字号居然还是这些,微微一笑,也不另动脑筋,随口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取作怡红公子吧。”

    怡红院,他挺喜欢的。

    大家一听也知道贾宝玉是仿着她们的取法,以地方命名,倒都不奇怪。

    “既然如此,怡红公子以后也是我们诗社的一员了,虽说这第一社你没赶上,但是等我们的诗评完之后,你还是得另外补一首誊录下来。还有惜春今日没来,日后若要入社,也是如此。”

    李纨很有社长的觉悟,一言定下规矩。

    对此贾宝玉并不反对,只道:“方才你们写的诗呢,不知道我可有幸一观?”

    贾宝玉这么一说,众人立马就开始议论,不过较为统一的观点还是,潇湘妃子和蘅芜君所作最佳。

    湘云这次倒不与黛玉作对,反而力挺黛玉居首,自己甘居其下。

    不过李纨显然另有看法,便对贾宝玉道:“正好你还没作诗,你应当是最公正的,你来说说,她们两个谁该当第一。”

    说着把黛玉和宝钗的诗稿给他递过来。

    之前李纨念黛玉的诗稿之时他已经听见了,因此只是扫了一眼黛玉的,然后就看向宝钗的诗稿: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韵,蘅芜君: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贾宝玉看完之后微微一笑,黛玉和宝钗这两首诗前世他便已经知道,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但实话而言,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