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于身世(第2/2页)我真的是宰相儿子

眼,一副“你小子也能看书”的表情。

    感觉还可以。说明他已经接受了老妈的护短,从心理学上说,在心里锚定“儿子变了”这个点,往后也就正常了。毕竟是爹,年纪差距证明是晚年得子,这是有特殊意义的。

    “爹,您还没说我往后能来这里学习吗?”张子文又道。

    老张一副你有理你牛逼的模样:“来来来,赶紧来,说的老夫能阻止得了你似的。”

    “喔,这样啊。”张子文安静了下来。

    少顷外面有管家的声音:“老爷,唐恪大人求见?”

    张子文心里动了动,原来老张放下公务回来是为了专门见唐恪?那就表示这次见面相对私密。

    于是躬身道:“爹爹既有事,儿子告退。”

    老张却哼了一声,“反正你又没事,那便留下。你恪叔多智多谋,从江东转运判官任上刚进京,述职完毕又要离京,你既有学习心思,多找他请教对你终身有益。”

    说话间,进来个三十多的儒雅文士,见礼道:“学生拜见恩相。”

    没跑了,老张头真的就是大宋枢密使,位极人臣的张康国。

    关于唐恪,历史上这人是个多智多才也相对正派的人,靖康后做到了宰臣。但官小时能出众,不代表就能做好宰相。就像刘邦说的,有些人带兵越多越好,而有些人摊子大到一定时就凌乱。所以唐恪最终没什么大作为。

    却是真没想到他是康国老爸的门生?

    “见过恪叔。”张子文躬身拜见。

    “衙内客气了。”

    唐恪微笑着,但反应一般,像是应付一个不看好的败家子。

    这也无所谓,他毕竟不是一般的白身幕僚,乃是正统的哲宗朝进士。现在从江南东路转运司判官任上回京述职,再放出去的时候就近乎封疆大吏了。

    这应该就是他抱张康国大腿的缘故,蔡京系太复杂,吃相太难看,类似他这种洁身自好的人看不上。又必须朝中有人才好做官。

    江东转运司是“副省级”机构,宋代判官一般是某部门做主的人,所以他是转运司里的部门领导(副厅级)。再放出去一般转运副使起步,正使也有得谈。

    就看他对张康国有多重要。要拿到正使位置不会简单,因为对蔡京没好处他凭什么松手?必然需要张康国在军政上也为蔡京开后门,这叫博弈和妥协。

    如果只想拿到副职则只需脸皮厚些就行,张康国带着他去蔡京府上吃顿饭就能搞定了,副使分量低些,蔡京现在又反对者众多,所以老蔡八成不会为这点小事剥了张枢密面子。

    他们又怎知道,某败家子这一瞬间已经把两人的心思、前世今生,甚至是将来想了个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