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回 董卓之为人(第2/2页)回到三国去捣乱
王允闻言默然,他和董的思想有太多的出入,以至于在他心里,早已和董有不共戴天之仇了。
“还有话吗?没话就请回了!”董今日与王允闹得很不愉快,现在的他只想王允快些离开,别把事情闹大了。
“下官告退……”
王允躬身一礼,缓缓的退出了房间;临别之前,他一脸担忧的看着荀罡,只希望这孩能够自保,别落得被囚禁的结局。
董见俩碍事的人都走了,连忙笑着将荀罡拉到了胡床上,道:“奉先上次在荥阳抓住你了,因为我的命令所以将你放了,可有此事?”
嘿!怪事,之前何进见到自己的时候就是各种询问未来,想不到董还高明一点,先叙旧,然后表明自己对荀罡的恩情。
“正欲询问相国,那日无比危急,吕将军却突然相国唯独愿意放我一马,不知为何?”
难得见了董,自然要把事情弄明白。
董爽朗一笑,轻抚胡须道:“荀爽与我,你一定是被袁绍那厮诓骗了,既然天下大贤都是如此了,我还能不保你安?不过你好在是落在了奉先手中,那日徐荣也在荥阳,若让他抓住,可够你受的了!”
难怪荀爽没像伍琼二人那般死去,有脑袋果然好用。不过那日吕布虎牢关激自己,荥阳时又故意要自己杀人……一定是他的恶趣味。
既然到了董这里……何不多套点话?荀罡对于真正的董还很模糊,喝不趁此机会多了解一下?
“相国,我在关东时,曾听闻相国掠夺百姓,偷盗先皇墓地,火烧洛阳宫室,可有此事?”
董闻言,嘴角尴尬的抽了抽,要知道这种事情当他面提起可是大忌。不过对方是个孩,虽然聪明过人,到也让董放下了些许心思。
“这个……咳咳,掠夺百姓,偷盗墓地,确有此事。但是……呃,你要知道,汉庭的钱基上都被先皇带到坟地里面去了,尤其是桓灵二帝,带进去的钱何止十亿?府库早已空缺,不然我也不会着急着将始皇帝的十二铜人熔了铸钱”
妈的,这一点好像还真的通……
荀罡又问道:“那这掠夺黔首,焚烧宫室,我想相国应该跑不掉了吧!我当时可看的真真的,光阳武一县就有千百具尸体!”
“掠夺百姓乃为真事……咳咳,只是这焚烧宫室我万不敢当!若洛阳已成废墟,我又何需在那里驻扎重兵?而且阳武城之事我也从奉先那里听了,并非我等所做……”
董的话题一直从掠夺百姓之事往外面飘,就是不会吃这件事情的真相来。很明显,掠夺百姓就是董的私欲,即便他再怎么圆,也不可能圆的过来。
他也是个被金钱、权力蒙蔽了双眼的政客。
阳武事件是谁干的,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董必然有不可磨灭的污点,但也有不可否认的优点;然而后世的史官单单描绘了董的污点,巧妙的将他的优点略去了。
世间没有纯粹的恶,也没有纯粹的善。至少,如果董没有被王允、吕布杀害的话,史书中绝对会是另一番场景。正如那句老话,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伪善,如果董统一天下,那乱世之人会是谁?肯定是袁绍那干关东联军了。
荀罡轻叹一口气,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多虑,因为董现在是所有朝臣的敌人,如果自己与他心与心走的太近,必然会成为自己的污点。
虽然在荀罡看来,这些朝臣也不算什么好东西。争权夺利,架空皇帝;无论是桓灵帝时期宦官掌权,还是外戚干政,都只是政权的更替罢了。因为他们赢了,所以才能抹黑宦官;后来也是因为他们赢了,所以才能报复董。
因为他们之中有人赢了,所以他们的整体才能一直笑下去。
“听闻相国在长安城西二百五十里处筑了一坞,在下想去观望观望。”
或许,郿坞才能让人看见一个真正的董,那个已经被权力腐蚀了双眼,注定挂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