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蚍蜉撼树(第2/3页)如意七十二

现在她已经基本无大碍了。

    当王浩岩来到城门前的时候,才知道这座城为什么叫做蚍蜉城。

    不仅门前立着一座蚍蜉撼树的石像,城墙上更是爬满了蚍蜉,密密麻麻看着都晕。

    但是城里城外的人进进出出,那些蚍蜉只在城墙上行走,不会对行人产生干扰。

    王浩岩一脸好奇的跟着雪怜进入城中,向雪怜问道:“这蚍蜉城是不是有什么典故传说,为什么要在城门前立着一座蚍蜉撼树的石像,城墙上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蚍蜉?”

    雪怜说道:“在我被执仙人追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确询问了这里的人关于城名的由来。他们告诉我,说是当年有一个妖人为了控制城中人,施展妖术在城墙四周都布满了参天大树,将城民困入城中,只有城民答应妖人的条件,那妖人才施展妖树移开大树放城民出行。后来城中突然来了一群蚍蜉,那些蚍蜉很小,却能同心协力推倒一颗颗参天大树,最后那妖人也被那一群蚍蜉啃食,但是它们却没有伤害城中的无辜百姓。因此,人们才建造了蚍蜉撼树的石像,以此感谢蚍蜉的帮助,并将城名改成了蚍蜉城。”

    蚍蜉,就是比普通蚂蚁更大的大黑蚂蚁。很难想象,那一群群的蚂蚁竟然真能推倒参天大树。

    所谓蚍蜉撼树,也并非不可为。

    王浩岩得知此典故,不禁感叹连连。

    因为见证了蚍蜉撼树的神奇,城里的人便学会了团结,信仰只要人们同心协力,就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

    王浩岩正在街上寻摸着奇人异士或者大富豪将如魮珠卖出去,此刻来到一座酒楼前,看到一位老和尚,也不知其名姓,只见他打着赤脚,穿着百衲衣,正在酒楼门前念经化缘。

    别人给他酒饭、钱粮、米面,他都不要。于是人们好奇,便问他究竟要什么,老和尚也不回答。

    王浩岩觉得这老和尚挺有趣,便停在酒楼前观察着,却见他始终没吃过一口饭,便走向前劝他说:“师傅既然不吃荤酒,便应到乡下郊野去化缘,何以来此繁华酒色场中呢?”

    老和尚却是不答,只是闭眼念经,耷拉着一指多长的睫毛,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过了一会儿,又有其他过路的人这样劝他。和尚突然瞪着眼睛,厉声说:“老衲就要如此化!”说罢又念经不止。

    老和尚念的时间长了,便起身自己走了。

    有些好奇的人跟在他后面,王浩岩和雪怜也跟了过去,要问个究竟,追问为什么一定得这样化缘,可和尚始终不应声;再三问下去,老和尚又厉声说:“非你们所知,老衲就是要如此化!”

    王浩岩和关心他的路人都觉得莫名其妙,但这和尚脾气火爆,便没人再敢惹他。

    好在王浩岩回到城中,很幸运的遇到一瘸腿的刀客。那刀客得知王浩岩要将手中的如魮珠卖掉,他竟不知从何处拿来了几大箱黄金,就用那几大箱黄金买了一颗如魮珠。

    仅仅是一颗如魮珠就收获了如此多的财富,王浩岩是兴奋极了。

    这一路甚是疲乏,他便准备留在城中休息几天,雪怜也同意了他的想法,二人便找了家客栈住宿。

    过了好几天,王浩岩有了财富,便带着雪怜在城中四处吃喝玩乐,也算是报答雪怜带自己离开孤岛的恩情。

    那之前遇到的脾气暴躁的老和尚却忽然出了南门,躺在路旁像僵死了一样。一躺就是三天,一动也不动。

    城中的好心人怕他饿死,就把老和尚抬到城墙边,都劝他到别处去,若要钱财就给钱财,若要饭食就给饭食。

    但和尚依然一直闭着眼,一句话也不说。

    此时王浩岩正带着雪怜在街上闲逛,忽见城外人们聚集,看起来很热闹的样子,二人便好奇来到了城外,看到了那老和尚。

    王浩岩是越发的对这老和尚感到好奇,便走过去伸手推了推老和尚的身体,被王浩岩这么一推,老和尚突然睁眼怒目,然后从百衲衣中抽出一把短刀,一刀剖开自己的肚子,接着用手伸到肚子里,掏出自己的肠子理一理放在路上,最后气绝身亡。

    人们看着都很害怕,于是都匆匆报告到了官府,王浩岩和雪怜也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这老和尚究竟要表达什么。

    片刻后,官府来人草草埋葬了老和尚。

    又过了几日,一位红衣男子孤零零的站在城郊野外。他看到,那裹着老和尚尸体的席子被野狗扒了出来。

    他走过去发觉里面好像是空的,打开席子一看,老和尚的尸身已然不见了,但是席子原样捆着,像个空茧一般。

    野狗在席子上闻了闻,低吠了几声,便转过身向着远处跑走了。

    红衣男子便是李炎凉,李炎凉早已经来到了蚍蜉城,而且他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那个奇怪的老和尚。

    此时见席子中没了老和尚的尸体,突然有所领悟,而深深一叹,自语道:“其实,高僧所言‘要如此化’,所‘化’的岂是米面钱粮,他所要的其实是‘渡化’,既渡化自己,又渡化众生。佛看欲望,不过腹中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