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玲珑心(第2/3页)侯门鬼妻:活色生香
道:“陛下想了几个方法,都不太可行,宇文护又不是几岁孩童,腥风血雨里走过来的人精,哪能轻易上当?”
夜皎月想了想,“最近后宫中有没有什么事?”
秋净凉想了想,说道:“若说与宇文护有关的…那就是太后了。太后一如既往,整日在永寿宫中饮酒,也没什么别的事。”
“饮酒?”夜皎月抿了抿唇,“饮酒过度会伤身啊……”
秋净凉看了她半晌,突然明白过来。“长嫂的意思是…净凉受教了!多谢长嫂!”秋净凉连忙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愈发觉得她的气质与前段时间的长兄愈发相似,果真是一家人啊!
夜皎月露出一个高深的微笑,轻声道:“别忘了委婉一点。”
“是,净凉记住了!”秋净凉应了下来。
夜皎月想了想,又看了看秋净凉,低声道:“突然想到一件事。”
“何事?”秋净凉问。
夜皎月抿了抿唇,对门外喊道:“青娘?”
青娘闻声,带着秋净兰回来了。“咋了?”
夜皎月问道:“青娘见多识广,可曾听说过一种名唤火浣布的布料?”
青娘微微愣了愣,想了半天才说道:“这个还真不知道,什么好东西?”
夜皎月沉吟片刻,才道:“我曾在一本名叫《列子汤问》的书中看过,是一种用石头织成的布。”
“石头织布?天方夜谭!”青娘惊呼,边上的秋净凉和秋净兰也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长嫂要那布作甚?”秋净凉好奇的问道。
夜皎月微微一笑,“做件衣裳给你啊,我可不希望你长兄失去你这么个乖巧可爱的好弟弟。”
秋净凉听到乖巧可爱,面色有些尴尬,可仍旧忍不住好奇,“那是什么好布料,值得长嫂费心?”
夜皎月示意青娘将门关上,才将以前看过的知识娓娓道来:“那时候看书,便看过火浣布的事情。火浣之布,浣之必报于火。火浣布相传是在巴州一个叫米仓山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用一种特殊的石头,加工碾碎、洗去泥沙,经过种种工序,便会取得羊毛一样的细丝。再用这种细丝织成线、做成衣,名唤火浣衣。这种火浣衣可以刀枪不入,还能防火,净凉每日在御前行走,若是能有这么一件衣裳穿在身上,一定很实用。”
屋内其余三人听的瞠目结舌,都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如此神奇的东西,就跟听到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一般觉得不可思议。
秋净凉率先回过神来,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说道:“长嫂能为净凉想到如此,已经感激不尽。那东西怕是不好找,太麻烦了,净凉不想劳烦长嫂操心,让长兄心疼!”
夜皎月笑着摆摆手,“麻烦什么,我只是动动嘴皮子,跑腿都有别人做。就是能不能找到还不一定,那本书毕竟是先秦时的了,现下有没有失传还不知道。若是有,就做两件,给你长兄也做一件!”
青娘微笑着点点头,“行,这事儿交给青娘我了。我闯荡这么多年,人脉还是有些的,我吩咐人去做这事儿,不出几日,必有回音。”
“多谢青娘啦!”夜皎月装模作样的笑着给青娘行礼。
青娘就喜欢她古灵精怪的劲儿,喜欢的捏了捏她的脸蛋儿。“你啊,也不知道怎么投生的,人家是七窍玲珑心,我看你是七十七百窍玲珑心吧?小鬼点子一堆一堆的,真让人喜欢!”
又说了几句话,秋净凉就急急忙忙的赶回宫中述职。毕竟现在皇帝心中想做的事情太多,且件件机密不可被外人知晓。自从秋家兄弟俩入了朝堂,宇文邕就将这两兄弟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信赖有加。秋净凉就算是休息,也休息的并不安稳,经常会被皇帝再叫回皇宫。
夜皎月跟秋净兰头对着头想了一天新店和各种面泥的名字,最终定下新店名为“雪颜堂”,各种面泥也根据其功效起了不同的名字。
夜皎月回府之后将丫鬟们都召集到一起,全凭自愿,加入到制作行列。
小娘子们都爱美,又有秋府新宠夜女郎带头,大伙纷纷一拥而上。
夜皎月选了一些长相清秀皮肤底子也好的,来制作敷面泥,又吩咐福来去找了许多伶俐的新人来补齐了丫鬟的空缺。
秋净兰全称监督制作过程,保证制作出来的面泥都经得起考验。
短短五日,雪颜堂的牌匾便挂到了香月堂的对面,喜气洋洋的开了张。
开张当天,脚踝恢复许多的秋净凉也回了香月堂坐镇,青娘去了雪颜堂忙碌。开业第一天,大家都是观望的态度,去的人不少,可是买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当晚,青娘蹙着眉头看着账本拨弄着算盘,面色阴沉。夜皎月却是一脸的轻松,将瓶瓶罐罐里的东西都往手上抹,五颜六色好不热闹。
青娘算好了账叹了口气,看向不远处坐着有些呆愣的秋净远,问道:“秋三郎,香月堂今日如何?”
正在发愣的秋净远回过神来,看了眼手中的账本说道:“一如往常,还不错,没什么大单子,小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