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比剑扬威(第1/2页)去天外

    楚山神女的《封天诀》里,并没有专论法术。

    但在阐述理论时,会附带法术举例,其中一个叫做“樊笼”。

    她认为,虚无的神识可以影响客观世界。修炼到极致,甚至超越道藏记载的诸神,达“一念生,而星辰灭”。

    理论有点神秘,也有一点悲观。

    也许人世间的多姿多彩,不过是某一位神明梦里的泡影。

    凝聚神识成了一个封闭环境,那么其中的一切自然被心念控制。施术人越强大,控制的范围便越广,程度越深。

    谓之,樊笼。

    信天游被冒犯,必须立威。

    选择南星出手,逼迫空虚子降低境界,在二人的周围悄无声息布置了。

    他敏锐感知到樊笼内的气场变化,加以催动桃木剑。吩咐南星按照剑上传来的律动,顺势出剑。

    高手之争,从来没有完美的防御或者进攻。

    空虚子一动,周身气机立刻出现漏洞。当感应纰漏之后再行动,往往迟了。对方又不是一根木头,会不停地移动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旧漏洞消逝,新漏洞又产生,瞬息万变。

    如果不能够随机应变,等于缘木求鱼。

    但樊笼之中,信天游感应变化并催动力场应对,几乎同时发生。不需要时间,也不需要看对方的动作。

    南星顺着律动出手,更不需要思考。况且从小练熟了这套剑法,动作一气呵成,简单犀利,快捷无伦。

    空虚子倒执桃木剑,脚下连踩,身形一瞬间变化了十数次。自然顺滑地避开连绵攻势,仿佛闲庭信步。

    孔子去见老子,有一段精彩问答。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回答道:

    “天地一体,人生自然。人有老少如天地有春秋,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何悲之有?不任自然则本性羁绊,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烦恼徒增,如何得逍遥?“

    空虚子方才施展的“逍遥步”,正是南海派的得意之作。倘若在平时,早引发马屁声四起了。

    可对手更加不得了,是“老祖宗“假借一个小孩子出手。

    所以,众人只好尴尬地沉默着,在心里评判。

    南星还是嫩了点。

    黄河之水本来是堂堂正正的,此番施展暴烈了许多,失去平和之意。许多剑招只使一半就变化了,甚至一击之中连续变幻。尽管奇诡,却剑走偏锋,显得凌乱轻飘。

    反观太上长老,逍遥步自然而然,不带一点烟火气。

    双方的高下,呼之欲出。

    然而,就在所有人没作好心理准备前,场面迅速向一边倾倒。

    南星的出剑越来越快,形成漫天剑雨。如河水决堤泛滥,后浪不停地拍打着前浪,杀气森森。

    出剑绝无虚招,不管对方如何腾挪闪躲,中途也随之变幻,仿佛未卜先知了。

    空虚子失去先机,依仗身法强撑,形势岌岌可危。

    樊笼之中,一切尽在掌控。

    信天游不但引导南星捕捉战机,还把力场波动施加于剑身,一点一点赋予速度增幅。

    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来越惊人。到后来,已经不是南星舞剑了,而是那把桃木剑拖拽着他飞舞。

    犹如万丈高空坠物,初起不能穿重缟。待呼啸而至,却撕裂楼宇,洞穿岩石。

    咔嚓……

    一截剑尖飞上了天空。

    二人交错而过,南星一把丢掉断剑。气喘吁吁,欢呼雀跃道:

    “我赢了,我赢了……”

    最后这一节,小屁孩一招“举火燎天”直取面门。

    空虚子无从闪避,本能地弹指将剑叩断。按正常比试,算赢了。可被迫显露强横功力后,应当是输了。

    众人面面相觑。

    风声呼呼,涛声哗哗。

    夹杂着南星犹带童音的咯咯笑声,显得格外清脆。

    空虚子仰面望天,百思不得其解。

    南星出剑的速度怎如此快,专奔瞬息产生的漏洞而去?若说“仙人”传音入密指点了,可他根本没有反应调整的时间。再说,比剑之初感觉环境异常,现在释放境界后又毫无所察,忒奇怪了。

    “南星,回去。”

    雾中传出了威严的声音,随即一物飞出。

    那玩意,是剩下的另外半截山药。小孩子经过一**风骤雨般抢攻,体力与真气损耗巨大,需要奖励一下。

    南星蹦回精英弟子的前排站立,团团转一圈扮了个鬼脸。嘴巴故意嚼得叽呱响,馋得周围人直流口水。

    啧啧,那仙药截面晶莹,冒出了丝丝缕缕的灵气。长得可真像山药,吃了以后绝对大补。

    空虚子不作声,人群沉默。

    信天游却不给这些人留下思考的时间,想得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云在青天水在瓶,万里青天无片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