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调查(第1/3页)玫覆天下

    翌日,永康帝就收到了弹劾慕容玫的奏折,主要是说慕容玫办事不负责。

    结果在朝堂上,王歆和祁容就开始替慕容玫辩解了。

    将慕容玫如何发现刺客的真正目的,如何解救两人,如何差点失去性命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群臣看着温润如玉的祁容和高冷的宁王殿下说的慷慨激昂,根本插不进话,齐齐地愣在了原地。

    永康帝看两人说的头头是道,便坐在龙椅上不住的点头。

    看得群臣一愣一愣的。

    祁容和王歆行为怪异倒也罢了,今儿皇帝老儿的行为为何也如此怪异?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看了出来永康帝在内心是感激慕容玫的。

    慕容玫救下了两个士子,恰好能体现永康帝对学术,人才的重视,体现了他实施仁政的决心。

    同时,慕容玫尽职尽责,避免大梁损失了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

    此外,当永康帝听说祁容,王一,游南弋为了救慕容玫光荣地“身负重伤”,立刻命人赐了无数的珍贵草药。

    据王一和游南弋事后描述,两人都在主子的府中打坐,疗伤,休养,原本也不是多大事儿,结果愣是被永康帝硬生生变成了“大事儿”。

    那天,光是运来药材的大车就有十几辆……

    紧接着还有各种衣饰,食品,玩物,摆件……

    加起来还是有三十辆大车的。

    排场惊人。

    朝堂之上,二皇子手下的御史在卖力地说明慕容玫是一个不学无术,狂妄自大,骄横跋扈没有责任心的人。

    所有人像看着疯子一样看着那名御史。

    虽说慕容玫性格上可能是有一点蛮横,但也不至于骄横跋扈,狂妄自大,不学无术吧?

    人家好歹也是一国公主,好歹也是公孙仿的关门弟子。

    这位御史就在朝堂之上当中污蔑慕容玫,就算是为了皇室颜面,永康帝估计也不会放过他的!

    不过看着永康帝……好像不仅仅是在考虑皇家颜面。

    这不……永康帝都将什么药材什么的送给公主府与宁王府的护卫了。

    这名御史也不知道是受了谁的指使,会在这里满口胡言。

    那名御史瞧这气氛不对,回首看了看二皇子。

    二皇子低着头,心中在大骂这人榆木脑袋。

    这人难道不知道这会引起自己父皇的猜忌吗?

    这人是嫌弃自己的麻烦还不够多吗?

    永康帝看到那名御史的眼神,忍不住微微冷笑。

    御史见了永康帝微笑,还以为永康帝在赞赏自己。

    然而,朝堂上除了王歆和祁容两个人在卖力的向永康帝解释慕容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谦虚谨慎,责任心极强以及那一名御史在努力向永康帝竭力陈述慕容玫的种种缺点以外,其余人的反应很一致。

    沉默,可怕的沉默,包括永康帝。

    永康帝冷笑:“行,你们接着争。”然后一甩袖子就走了。

    留下了满朝文武,不明就里。

    有事情好好商量,何必动这么大火气?

    不就是慕容玫被弹劾了,您老有必要这样吗?直接骂回去不就行了吗?

    很多人甚至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就上了朝,稀里糊涂地听着三个人在吵架,迷迷糊糊的看着永康帝的脸色。

    听到了一半,迷迷糊糊意识到了一帮人在吵些什么。

    等到完全醒悟过来时,永康帝已经走了……

    与此同时,吴贵妃在后宫给永康帝吹枕头风。

    主要内容就是慕容玫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吴贵妃倚在永康帝的肩头上,数着慕容玫的种种缺点。

    不学无术。

    骄横跋扈。

    不尊重长辈。

    凡事我行我素。

    长得丑。

    脾气差。

    总之,一无是处,什么都差。

    一盘旁的太监翻着白眼思考着吴贵妃说的每一个字。

    前面几条勉强还能找出一蛛丝马迹。

    只不过这长得丑……

    慕容玫好像是大家公认的大梁第一美女,把那些青楼头牌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吴贵妃的眼睛怕不是出了点儿问题?

    还有脾气差……一旁侍立着的太监也是无语了。

    这女人编起瞎话来可真是了得。

    吴贵妃说了这么多,不免有些洋洋自得——

    结果换来了永康帝冷冷的一句问:“那你说慕容玫哪里好?”

    吴贵妃吓得赶紧闭了嘴。

    然后就被永康帝勒令闭门思过,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准见

    一时间,二皇子一派人心惶惶。

    吴贵妃整日里都躲在宫里哭,希望能得到永康帝的同情。

    结果永康帝把吴贵妃宫里的宫女太监全部都迁出了宫,说怕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