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西魏使(第1/3页)玫覆天下

    从南海回来,又在监狱里度过了一段时间,永康帝念着慕容玫“劳苦功高”,就封了慕容玫为礼部尚书。

    诏书一下,群臣哗然然,认为这姑娘还年轻,应当再历练历练。

    永康帝一意孤行,于是慕容玫就光荣的成为了礼部尚书。

    然后就要带领大梁使团出使西魏,为凤仪帝贺寿。

    永康二十六年,三月,大梁使团离京,前往西魏。

    正使,慕容玫,副使,礼部侍郎。

    使团来到通州城,慕容玫去楚静娴府上逗留了几日。

    “静娴,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然后翻越西魏与大梁边境上的高山。

    原本以为会一路顺利,知道使团遇上了山匪。

    车在狭窄的小道上行驶着。

    车内传来慕容玫的声音:“停车。”

    车慢慢停了下来。

    慕容玫出了车厢。

    向上,是一座又一座山头;向下,便是山谷,马车在狭窄的小路上辘辘地行着,稍不小心便会翻下山头。

    坠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慕容玫感知收到有人在盯着自己和整个大梁使团。

    “冷将军,这山里,可是有山匪?”

    西魏派来的将军冷向,是前朝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大臣之一。

    北齐覆灭,多数官员纷纷自杀,追随先主而去,这位冷将军除外。

    再加上天景帝多冷向一直是关照有加,所以冷向向西魏臣服时便遭到了很多人的白眼。

    慕容玫觉得这个人可以争取一下。

    但不是现在。

    现在需要解决可能存在的山匪。

    “慕容大人,这帮山匪势力错综复杂,喜欢分散行动,时常下山扰民,实为大梁与西魏之心头大患。”

    “哦,是吗?”

    “天景帝执政时,本宫怎么没有听说过什么山匪?”

    众人一回忆,好行确实是这样。

    这只能说明,山匪的出现,不是地势的问题,不是人民的问题。

    而是现在高高在上,坐在金銮大殿龙椅上,整天吃喝玩乐,荒淫无道,整日沉湎酒色的凤仪帝的问题。

    所以,西魏,必亡!

    冷向一听这姑娘自称了一声“本宫”,便极不情愿地想起了这位姑娘先前是天景帝陛下最宠爱的女儿。

    因为不愿想起,所以想起时,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沧桑感。

    身为前朝遗臣,不仅被前朝人嫌弃,还会被当今同僚们鄙视。

    不知公主殿下见到自己,会作何感想?

    入朝为官,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婴孩,自己有怎能追随先帝而去?

    “山匪都是些什么人?”

    冷向回过神儿来:“有先朝不愿投降的遗民,也有先朝军队,也有附近受不了官府压迫的百姓。”

    慕容玫面部表情没有变。

    很激动,然后勉强压制住了内心的激动。

    这样一来,北齐复国,指日可待。

    “这帮山匪借着地形优势,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而且专挑车队下手。”

    冷将军的话把两位侍郎吓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

    确实是藏人的的好地方。

    而且使团队伍在羊肠小道上拉的长长的,更容易受到攻击。

    倘若自己带的都是军队到也罢了,问题是使团里有一般人根本没有防身的能力!

    两位侍郎已经倚在路边的山石上,不肯再向前挪动一步。

    这是两个废物。

    说好说歹还是把两位劝上了马车。

    “两位侍郎莫急,这辆马车是有宁王殿下亲自设计的,专门对付刺客的马车,车上机关也是有宁王殿下亲自装上去的。”

    就是两人去南海的路上乘的那辆马车。

    两位侍郎一听说是宁王殿下亲自设计的马车,忙不迭地坐了上去,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然后还一个劲儿地感激慕容玫,感谢礼部尚书大人,琴悦公主殿下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先来照顾两位侍郎的人身安全。

    听了也就微微一笑,如果不是担心你们胆小怕事,误了自己的行程,本姑娘才不会将自己的马车让给你们呢!

    在安顿好两位侍郎后,使团继续前行。

    一支小戟呼啸而来,直戳慕容玫的眉心!

    皱眉,向后一仰,伸手,将那支小戟握在手中。

    然后再反掷回去。

    黑色长发在空中一甩,使团内其余的人还未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只见一支小戟飞来,还没来得及惊呼,那支小戟就被掷了回去。

    一声惊叫卡在了嗓子眼里,很多人开始剧烈咳嗽。

    慕容玫很不爽,这帮山匪,也不看看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就这么开始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