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信仰(第2/2页)殷宋
帮助修筑象骨峰上的寺庙。象骨峰原并不知名,王审知曾经向义存询问道:“象骨山何以奇?”义存答道:“山顶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听罢,若有所思道:“那就干脆称它为雪峰山吧。于是,象骨峰便称之为雪峰山,义存所居住的寺庙也便称之为雪峰寺。雪峰寺由此开始闻名遐迩,成为著名的佛教名院之一。
义存返回闽地之时,王审知已经接任兄长之职。王审知曾向义存询问大摩所传秘密心印。义存答道:“须是见性。”王审知又问道:“何以见性?”义存答道:“见自性?”当然,王审知毕竟不是什么高僧,自然不明白佛家的一些偈言,还得继续提问:“有形状否?”义存答道:“见自性,无物可见。”王审知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当然不肯停止,于是继续提问:“备此一真心无生灭,今此一身,从何而来?”义存答道:“从父母妄缘而生,便即传命,身有轮回也。”
靠着王审知的支持和帮助,义存和雪峰山寺的知名度来高,鼎盛时期,义存的弟子和门客高达一千五百余人,义存也被称之为雪峰和尚。开平二年三月,义存得病,王审知立即安排医生前往医治,但义存却选择了拒绝,称其无病,五月,义存去世,年八十七岁。
王审知雅重佛教、发展佛教,并不仅仅是和得道高僧们频繁交流,不遗余力地大规模修建寺庙。闽地原有二百多座寺庙,王审知主政闽地之后,开始大力提倡兴建寺庙,后来一共修建了二百六十七座寺庙。除了福州城之外,诸如漳、泉、汀、建各州也开始兴建寺庙,甚至包括建阳、浦城、松溪、崇安等县城也是不甘落后,频繁兴建庙宇。
当时,各路藩镇军阀一直忙着争夺天下,对于僧人超度并不感兴趣,还严格限制僧人超度的数量,就连南方的吴国也仿效中原王朝,严格控制僧人的总体数量。王审知对此却非常开明,完不对僧人超度进行限制。光化元年,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开戒坛,一次就超度僧人两万余人。天复二年,王审知又在开元寺超度僧人三千余人。僧人的数量在福建开始迅猛增长,这也显示了王审知在闽地大力发展佛教的决心。
由于闽地已经成为佛教僧人的一片安居乐土,各地的僧人们都选择到闽地避祸定居。很多僧人会带着自己收藏的大量佛教经典文件来到闽地,并对此加以修缮完善。一时之间,闽地成佛教经典文献的重要聚集收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