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保护神(第3/3页)殷宋
这妖蛇,而此女便是陈靖姑。
武夷君开怀一笑,对陈靖姑道:
“听闻你天性聪明,跟随你师父短短数月,就已学得醮法、破洞门、呼风唤雨、缩地腾空、退病却瘟等各种法术。”
见爱徒陈靖姑被夸得稍稍不好意思,许真君忙:
“差矣,唯不学扶胎救产之法。”
“为何单独不学接生术?”茶圣好奇地问。
陈靖姑也不见外,索性道出了心思:
“接生乃凡人所为,与仙家有何干系?”
此问倒是难住了茶圣,幸亏武夷君前来解围,笑着道:
“哈哈哈哈,差矣,难道我们这些老不死的神仙们就不是从娘胎里接生出来的?”
“哈哈哈哈!”众神仙也一同大笑起来。
“我蛇神还不是从蛇胎里被接生出来的,我家世代都是蛇王。”蛇神骄傲地道。
“我蛙神是从由蛙胎而来的卵中孵化出来的,我家世代都是蛙王。”蛙神也自豪地道。
其他各路神仙也都表现得踊跃积极,纷纷出了自己的来历,皆是由有娘有爹的凡人而来。
这时,陈靖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灵猴,高兴地道:
“哈,大圣!大圣就不是从娘胎里接生出来的。”
顿时,众神仙一阵骚动,议论纷纷,然后接二连三地点着头,表示同意。唯独武夷君会心一笑,摇了摇头,道:
“各位若是都觉得大圣不是从娘胎里接生出来的,那你们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武夷君这么一,各路神仙纷纷齐头倾听了起来。
原来,人人都知道齐天大圣是个石猴,无父无母,殊不知齐天大圣并非无中生有。大圣之所以前来武夷山参加闽地神仙的宴会,方才自己也了原因,即闽地算是他的半个老家。也就是大圣其实原只是闽地山林里的一只泼猴,是猴群里一只老猴王的孙子。这闽地东南临海,西北横亘武夷山脉,西南有博平岭山脉,东北有太姥山脉,森林茂密,有许多野兽出没,自古以来就是猴群聚之地。话在隋朝时期,有数百只猴子聚集在闽地古田的一片杉树山林中。这猴群中有一个猴王,是一只老猴。这老猴王虽然年迈低调,但却有一只猴孙,非常撒泼,好为出头。这只泼猴经常带领这群猴子,出来骚扰乡民,破坏庄稼。当地乡民迫于无奈,准备砍伐这一片树林杀死这群猴子。意想不到的是,那泼猴忽然冲出树林,跑到村子里纵火焚屋。乡民急忙回村救火,以那泼猴为猴妖,放弃了砍伐树林、杀死猴群的想法。从此,那群猴子就以泼猴为猴王,更加肆无忌惮地骚扰百姓,破坏庄稼。乡民们忍无可忍,合伙施计把猴王生擒了。由于大家都敬畏猴妖,所以没有人敢杀死这泼猴。于是把泼猴生生束缚在了塑造佛像的泥土中。并且把束缚泼猴的泥像尊为猴王进行拜奉。那泼猴终于还是死在了泥像里,但终究死有不甘,果真元神出窍,兴妖作怪,危害百姓。当地百姓惧怕之极,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无恶不作之后,那泼猴的元神终于被乡亲们的慈悲心所感动,答应会重新回到了泥像中,但要求大家把自己的泥像移至修炼极佳之地。乡亲们听从了猴妖的要求,把泥像转移到了蓬莱岛。泥像没了,乡亲们不忘猴妖的饶恕,重新塑造了一尊猴王像,但改变了猴精的凶恶形象,继续祀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