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陈靖姑(POV1)(第2/2页)殷宋

众人只得扫兴散去。那喜欢戏闹的吕仙这才后悔不迭,正想施法拯救二性命。又见观音大士从天而降,料想大士自有分教,便连忙腾云驾雾继续游历去了。

    观音大士经过点算早已了然于心,却也不同吕仙计较。她径直来到二身旁,轻赞一声道:“二二,果然忠信不二。好人自有好报,尔亦不必再以卖菜为生了。”

    屈指又一点算,古田教谕刘通其人忠直处世,仁厚成家,其妻朱氏临盆在即,恰是二的好去处。于是尘拂一挥,着二的魂魄飞往刘府投胎转世。大士正要离开,想想仍觉过意不去。吾既被其掷中,此事亦当有所交代才是。

    正在思忖,又忽然看到江中有一条硕大的白蛇游窜而去,略一点算,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吕仙作法让二掷中大士时,大士也曾仓促应战,作法令银两化为灰尘反向吕仙飞扑。吕仙的一根白发恰被银尘紧紧粘住,霎时断落变异,化为一条白蛇悄悄逃离去了。

    大士料定此蛇日后必然成精作怪危害人间,于是剩上莲座、驾了祥云返回空中,咬破中指,滴下鲜血。那鲜血化为一颗硕大的杨梅,落到福州闽江下渡。大士口中念念有词道——杨梅一颗吾血凝之,福州下渡葛氏可食。孕育慧女取名靖姑,婚配刘杞同心济世。

    大士念毕飘然而去。过不多时,福州下渡陈昌之妻葛氏果然前来江边淘米洗菜,她看到一颗又大又红的杨梅顺水飘到跟前,便好奇地随手捞起往嘴里一送,那杨梅竟骨碌一声滚进她的喉咙,落入她的腹中。

    葛氏由此怀了身孕,十个月后,于正月十五日生下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娃,这便是后来与刘府公子结为伉俪、与妖孽势不两立的临水夫人陈靖姑。

    人都,只因靖姑原是观音的鲜血化身,且受命于观音的嘱咐降世,所以她诞生时,陈府祥云绕屋,紫气盈庭,异香满室。靖姑自幼出落得美丽端庄、聪明贤淑,不仅饱读诗书满腹学识,还一片虔诚地拜观音、诵经卷,胞怀大志,人人都她绝非寻常女子,父母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在靖姑降生之先,王二已经在古田刘教谕府中出世,父母将其取名刘杞。这位刘公子也长得一表人才、十分聪颖,

    只是不知何故,直到六七岁时,仍然不不笑也不哭,终日默默无言、闷闷不乐,仿佛有什么难解的心事郁结一般。父母为此忧虑不安,百般延医引药也不见效验。

    刘公子长到七岁的时候,父亲刘通突然梦见杞儿被一个金甲神带走。刘通喊不出声,只得紧紧追随着,来到福州下渡一个姓陈的人家。进了陈家,只见书屋里坐着一位宛如仙童的女弟子正在攻读,在一旁指点的教师正是刘通的同窗好友葛如川先生。

    更奇怪的是,刘杞一见到女学童顿时笑逐颜开,出声唤道:“找到了,总算找到了!”二人竟也一见如故,毫不避嫌地执手倾谈,共论诗书,且以兄妹相称,彼此不胜欢洽投契……刘通梦醒之后,心中惊疑,便于次日带了杞儿前往福州下渡,试图侥幸找到梦中所在。

    不想一到下渡,杞作却像旧地重游似的径直奔向陈府。到了陈府,又径直寻入书房,且果然与陈府千金靖姑一见如故。二人相见恨晚的情景竟比梦中所见有过之而无不及……刘通知陈昌心知良缘天空,不胜欣喜,便由葛如川从中摄合,两家早早定下了姻亲之宜,只待这对儿女长成之后喜结晋秦。